自我感觉的事手绘读书

一身透汗

2021-11-14  本文已影响0人  谷平子

健身是我每天必不可少的运动,总算来有多年了,坚持以来,达到保持精气神在最佳状态。每年体检报告出来,各项指标都是合格的。

以前是没有章法,认为自己身体底子好,不太注意健身。直到病了一次,达到中度脂肪肝,让医生循循善诱开导我,才认真起来。

开始不得要领,家里人让我练二十四式太极拳,学了一半,感觉还是运动量少,又学“五禽戏”,学了一半,感觉循规韬距,发现自己对套路的感觉还是不太喜欢,认为这些运动要等年纪再老了才能适合我。

所以好久没有章法,近两年来,通过微信健身群,感觉还是各自都有自己的健身方式,完全在于各自喜好。

我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健身组合方式。

首先,不能套路化的运动。太极拳和五禽戏就是套路和节奏缓慢,机械和循环重复比较枯燥。

其次,容易实现的健身,最好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空闲的时候都可以随时健身运动。

还有,要能一心还可以二用。边运动边听音乐,或者歌曲。运动快乐和音乐享受二者可得兼得,相得益彰。

另外,和好友打打球或登山作为适当安排,一个月一两次就可以了。

所以日常我选择,每天早中晚健步走和慢跑为主,每天两次力量抻拉四肢运动。回乡下度假尽量多干农活。运动和干农活都要随身携带手机播放音乐或歌曲,或听评书、小说联播。总之精神愉悦必须要有。

每天早晨,要背诵或朗诵经典之作,诗词古文或散文名篇,再练一会书法。

这样精神享受与健身运动结合互动,效果心里感到满意和踏实,家里人也是认可了,不再要求学这套路或那套路了。

怎样界定健身效果和标准?

开始时,我很关注微信健身群里二百多同事、朋友,大家每天的行走步数都有排序,感觉大家对步数很在意,对每天超过一万步的都给相互点赞。

我每天一般都是一万步左右,个别天气不适合健身时,会减少一些。给我点赞人也不少。我也是礼尚往来,尽量回复对方的赞。

发现每天有的人很在乎排序,攀比心理越来越大,尽量争取进前十名,每天步数达到两万多甚至是更多。

听到有的健友议论纷纷,说有的人就是争排名,为平台上各种奖励或勋章忙乎起来,甚至有些炫耀自己。说有人步数不真实,是用摇摆的机械摇摆手机,说有人甚至把手机绑在家里狗狗身上,每天狗狗运动步数成为自己的成绩。

我感觉这样做的健身,太过于虚荣心作祟。健身完全在于自己是否获得健康快乐,炫耀自己虚假的运动成果只是自欺欺人罢了。

办公室聊天时,同事谈论热烈起来,问我每天步数达到一万感觉效果如何?

我说,不太在意是否必须达到一万步,每天的健身标准,我就是必须要跑步达到出一身透汗,估计也就是半小时连续跑,慢走的步数都是没意义的,每天加上力量抻拉四肢,达到肌肉结实有劲,感觉身心清爽就可以了。

听听音乐歌曲美文是精神享受,至于平台上勋章和各种噱头,要求提供个人身体数据,要求身体指标如何,我都不太参与和关注。

每个人,都有各自喜好不同的生活方式,自己感觉好就行,这也是各取所需,求同存异的道理一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