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楸杂谈第四十季跋涉神石沟(2018)
几年的寻楸之旅,跋山涉水,丰富了人生,多彩了自我,途中青山绿水,繁花点缀,偶有危楼,始见光明,终伴一路格桑花开,感恩我遇见的每一个你,祝愿你们皆安好,生活虽不易,千玺佑终生。
时光如江水,不复岁月东流去,2020年已经在路上了,童年回忆对二十一世纪的向往不由自主的走进了现实的空间,岁月如弹指,确在一挥间,两鬓生白发,自知有负少年头,夲守初心终不改,寻楸跋涉在途中……。
穿越峰峦叠嶂,寻觅楸子八棱;追忆八旗雄风,传承前人雅趣!人在途中,笑事烦多,偶举几例,品味生活,如有雷同,还请笑纳,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八月近末,采楸已近尾声,长城已北由于地理位置,楸树果实成熟相对长城以南滞后半月有余,今日风和日丽,我和小丁驱车前往长城以北。

一路宽阔,但不失颠簸,这里有金脉矿源,运矿石毛料的大车日夜不停,路面损坏严重,向这样的山路在当地举不胜数,由于矿产运输是当地经济命脉,故道路无法重建,有失有得吧。
几十分钟的颠簸之路,渐进山村,路边排水沟渠引领我们一路前行,左侧路边倚山角而起的几亩土地上的种植物引起了我们的注意,看布局棚架象是种植葡萄,但是看种植物又不像,我们决定请教当地村民,停车拜问推独轮车的老者,告之是药材五味子,简言几句却引来老者话语不停,或许是很少有人耐心倾听罢了,从一个小话题引出了村民对村干部的牢骚怨言,为了给上面做样子,在路边种上五味子,发展中药材产业,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形不成规模,根本无人来收…。

前行几百米到达目的地神石沟,这是个村干部出面承包的山地,向国家贷款修建养老工程,此地离省道40分钟路程,且颠簸盘山道大车难行,不知道谁愿意到这里修养。
进山村需要买门票,去年结识的老哥今年不在门卫了,本也无心打拢,车继续前行,此沟有东西两侧沟组成,山上多奇石,以文字石为主,故起名神石沟,我们从东沟入山,车停在沟口,小丁和我下车整理装备,上山。

几天前下过雨,溪水沿台阶而下,路两边楸树随手可摘,第二棵树就吸引了我们,矮桩,纹理清晰,可惜尺寸2.2左右,大平底,我俩约好下山再摘,就这样心情大好的继续前行,这里按照公园规划管理,来的人很少,每年都需要政府补贴,地方上这样的事情多如牛毛。

我俩边走边看,这个地方的楸子多为平底扁平,只是桩高局多,上到半山腰也无可用之村,偶尔见到几座树屋,长年无人居住的痕迹,山谷中水气弥漫,到是个凉爽的好地方。
山上巨石层叠遍布,类似冰川遗迹,由于水分充足,故植被茂盛,所以楸子的个体普遍偏大,刚进谷时的兴奋早已抛到九霄云外了,还是一无所获,渐渐步入山顶,放眼望去,西边阳坡有几棵楸树零星分布,经验告诉我们,那里应该有我们需要的东西,在丛林中行走,最好用布包裹头部,留出眼睛足够了,除了遮挡阳光,又可以保护头部不被树枝划伤和蚊虫叮咬包括野马蜂,记得前牛山那次,老丁师傅的眼旷就被马蜂蛰伤,肿的像个桃子,只到傍晚才慢慢消肿,几经周折,我们终于站在主峰之上,虽已入秋,但是山顶的阳光依然热辣,小丁去那几棵树下观察,我站在峰梁上,整个梁原来是一块巨大的石头,表面风化剥蚀,遍布野生小枣树,随手摘得几粒放入口中,酸甜之间只是小的可怜,偶遇几只早上飞,飞快的四处奔跑,这种蓝尾巴的小四角蛇到处可见,站在山顶,心情大好,感慨人生,放纵心灵。

阳坡那几棵树还是没有给我们惊喜,稍作休息,我们开始下山了,小丁不想走原路返回,我俩沿山梁向下找寻小路下山,基本能看出有人走的小径痕迹,只是人迹少致,小径蜿蜒曲折时有时无,还是小丁有经验,找到小树枝上的红布条,在断路中边走边找,有些时候都感觉迷路了,走在这样荆棘丛生的小径上,野枣枝上的刺会不时提醒你,小心山路跋涉,不知道走了多久,终于绕了出来,在山下休整以后,我们回的入口,小丁上树压低枝头,我上前摘下果实,此行绕了一大圈,收获还是在启点,人生就是一场修行,在任何困难面前,先保持冷静,平静的心情才能更好的逻辑思维分析,车到山前必有路,无路也能闯出路!

带着疲惫,背着收获,我们两人上车返回,回程的轻松减轻了道路的颠簸,今晚又是一夜无梦。

人生唯爱品八棱
穿越峰峦叠嶂,寻觅楸子八棱;
追忆八旗雄风,传承前人雅趣。
燕赵青锋
丙申年收楸季于清东陵八仙山梨木台
万里寻楸
万里征程只为楸,奇峰峻岭亦不休;
夲守初心终未改,愿入山水自清流。
燕赵青锋
庚子年收楸季于太行山摩天岭来自专栏
京八棱收藏级“寻楸杂谈”专栏
燕赵青锋 · 100 篇内容
寻楸杂谈第三十九季初探后水河(2018)
文章 · 0 赞同 · 0 评论
编辑于 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