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驰人生:你愿意用生命换取胜利吗?
今天看了电影《飞驰人生》,超出我的期待。
首先,作为一部贺岁片,它有足够的笑点,而且这些笑点很自然,不尴尬。比如开篇简要回顾张驰一生时的庄与回到现实的谐,比如5年前得志猖狂的张驰对记者笑谈对手时的得意与5年后坐在申诉台下面对现任主席的对手时的无奈,比如张驰让儿子喊主席“叔叔”,他伶俐地喊了声“哥哥”,而主席说想让他尝尝输的滋味,儿子喊出“爷爷再见”,等等。作品用笑消解了生活的辛酸,尽量不用煽情赚取观众的眼泪,但“含泪的笑”还是影射了很多现实的冷暖,让人反思。
比如张驰说他得意的时候大家都去巴结,他落魄了就墙倒众人推了,他后来为了比赛筹措资金的过程不就是一幅活生生的世态炎凉图吗?
比如张驰说这已经不是他的时代了。英雄迟暮,这最是令人唏嘘悲叹。想想今年因为一部《新喜剧之王》而被议论纷纷的周星驰,多少人都在讨论,属于他的时代是否已经远去?这不正是辛弃疾“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千古一问吗?不正是王勃“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千古一叹吗?
比如张驰说他当年开快车是因为对方声称能帮助解决儿子的户口和上学问题。这个理由看起来多么突兀,让我想起了之前看过的电影《大人物》,但又多么真实接地气。
比如张驰说成年人的崩溃从借钱开始。“钱”,这个简单又复杂的东西,消耗了多少人的激情,考验了多少人的感情?“成年”,道尽了多少成年人的无奈,正如那句歌词所唱:“我不想我不想长大,长大后就没有童话。”
这部电影是喜剧的叙述方式,却是悲情的内核,所以它的结局注定不是童话,张驰赢了比赛,却输了生命。但是彩蛋还是满足了观众的“大团圆”心态,给了我们一点安慰。虽然我们都懂,但我们还是更愿意记住那个彩蛋,那个成人的童话。
这部电影的争议大概在于,用生命去换一次胜利,值得吗?我觉得这很难回答,倒不妨换个角度看:任何成功都是有代价的,只是看你用什么去交换。
我最欣赏这部电影的地方在于,他揭示了社会的寒凉,也展示了社会的温情:张驰对一个弃婴无私的父爱,朋友对张驰逆境中的全力支持,叶经理为张驰伸出的援手,对手林臻东的尊重与帮助……它的叙述平静,真实,全面,不偏激。更没有我讨厌的尔虞我诈,阴谋算计,一切好与坏都是光明正大的,一切竞争都是公开公正的。
影片中林臻东接受采访时说:“如果你想要公平,就来参加体育竞技,如果你想要绝对的公平,就不要来参加体育竞技。”张驰与林臻东的这场比赛本来就不是绝对公平的,很多条件都无法相提并论,但这并不影响一个赛者想赢的决心,并不影响他最终的赢。
当然,这需要代价。电影里可以有主角光环,生活中没有谁是别人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