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心与如何安置

2022-11-11  本文已影响0人  洵张

以下的观点都基于人性本善来推出的。拥有了善良的本性,并不是我们人类最终追求的终点,而是一个起点。在这个过程之中,我们必须要使自己保持住善的状态,不断的向上发展,这样我们内心的善才不会消失。而再将内心的善往为推一步,便是上节说到的发展横轴与纵轴。只有在不断的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的心才能够得到安置,我们才能够继续向人类的最独特的道德层面继续纵深。

那么如果我们失去了这种纵深的动力,坠入了恶的状态呢?

当我们不愿意努力的去朝向一个上的状态的时候,我们可能会落入恶的循环。或许我们落入恶的循环的原因其中之一是因为外在的推动力不够大,但是最终选择往下坠选择让我们的心蒙上灰尘的还是我们本身,所以最终我们失去善只能证明我们自己放弃了善。

当人与人之间所处的环境相同的时候,我们也有可能会发展出不同的状态。就比如如今的橄榄树,我们每个人的精神状貌都是不一样的。

我的班级的环境已经算是一个很积极的推动我们向善的环境了,但是很多同学并不能非常好的领会到这一点,毕竟所有人对事物的理解力都是不一样的,我们能够领会到的精神是不一样的。所以每个人向善的可能性也是不一样的。可能在班级中有一些同学拥有的精神状貌并不够好,但是这个不够好,也只是从我们个人的角度来看的。让他一个更远的角度来分析善与恶,其实我认为我们之间的差异即便很大,但是每个人不同的精神状态代表的是他那个时期所有的进步。

我们不应该拿同学们现有的现在的高度与自己到达的高度来相比较,因为这样的比较是没有用的。或许他最初心中的善已经被蒙上了一层很深厚的灰,那么他现在即便是只能发出一点点微光,也是值得所有人庆贺的。且生命是一个生长的过程,在我们这样的年纪并不能奢求每个人都有最高的觉悟,我们每个人的生长状态都是不一样的。最重要的是他有没有放弃自己心中的善。

若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同学都能够做到扩而充之,都能够不断地向上努力,我认为所有人其实都是可以达到一个圣人这般的高度的。为什么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成为了圣贤呢?

我认为圣贤能够答如此之高度,最大的原因便是他们做到了将善的可能性变为了善的现实性,他们将我们应然的善的状态变为了实然的状态。

我认为现在我们所学的孟子课程可能都是在了立己与达人层面的立己层面来说的。我们若想要达到更高的层次,我们不仅仅需要继续向自己的精神内部扎根,我们还需要通过对外界的学习将其融会到我们的生命之中,然后推己及人,先是到我们的家庭,再到邻里,再到整个国家。我们所学习的知识,我们拥有的精神存在的意义一定不仅仅在于自己的学习,在学习儒家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便是外推,这也是我们之后会重点提到的。

那么接下来在我们知道了方向之后,知道了我们应当如何安置自己的精神之后,又应当做出怎么样的实践呢?我们应该如何将善从一个应然状态转化为一个实然状态呢?这也是今后我们走向向善之路的必修课。既然我们的人性皆为本善,这就证明我们其实是有能力到达与圣贤相同的高度的,最终我们只要选择不放下我们的善,就一定能将其从应然转为一个实然状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