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益书社

《养育的选择》-敏感期 -

2019-02-01  本文已影响14人  张鑫Jackie

敏感期的源头是关键期,因为关键期的局限性,发展心理学提出更灵活的概念-敏感期

关键期存在两种情况,“要么发展”和“要么不发展,无法弥补”,事实上并不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因此也为更灵活的概念出现提供了转机


1 关键期:

“在动物发展过程的某个时间段内,他们已经在生理上具备条件用以在某一方面发育或者发展;而且此时这个个体对来自环境的刺激也最敏感。如果得到了相应的刺激,就会正常发育或者发展;而如果错过了就很难弥补,这段时期就是关键期”

JK说:从定义上来看,就带有局限性。要么发展,要么很难弥补。简单的把事物分成两半,不过这在当时来说,应该也算是一个大胆的理论。当然,还要与时俱进才行

2 更灵活的概念-敏感期

某一时期就生理上来说是最优发展期,因为生理上已经准备好,以便一些能力的产生和发展,这个时候外界对个体的的影响最为敏感。如果这个时期环境给个体提供了恰当的影响,某些方面的发展和发育就能以最优方式发生

敏感期三个方面:

1)敏感期不像关键期那么极端,它没有严格的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得定义。即使错过了,可能达不到最佳发展,也并不意味着“要么发展,要么弥补”

2)儿童心理发展中,敏感期的“窗口”远比我们想象的大,不是大家理解的“只有几个月或一年的时间”。

3)发展心理学的敏感期,并不是字面理解的那样-宝宝喜欢什么,就是对什么敏感,就是“XX敏感期” 孩子的成长,每个阶段都有其特有的规律和特点,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并不是每一阶段都可以笼统称为“XX敏感期”

JK说:现在市面上大家对敏感的认识

孩子突然能做什么动作了,就说孩子处于这个阶段的敏感期了

别的孩子都能自己吃饭了,我家的还不行。是不是错过了孩子吃饭的敏感期了?

孩子之前对某一事物很感兴趣,一段时间之后,他就不玩那个了,看来,他的敏感期已经过去了

…………………

有时候敏感期这个词都被大家用“烂”、“滥用”了,动不动就拿敏感期来说事,动不动就给敏感期扣了一顶大帽子,看似解决了问题,可回头一想,总会发现不对劲。有种治标不治里的味道,对于商家押单,肯定会用。对于孩子成长,这个答案未必太过草率


孩子爱画画不等于进入了画画敏感期,同样,同年龄段别的小朋友爱画画,自己孩子不喜欢画画,也不等于错过了敏感期

儿童的发展在每一个阶段都有一定的规律和特点,为人父母和老师,需要了解和尊重这些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还有很重要的,孩子的发展特点可能会通过不同的行为表现出来,若处处套用敏感期去解释,父母容易钻牛角尖,只关心表现出来的行为,很容易忽视背后的规律,同时产生不必要的焦虑

JK说:刚来的孩子,不参与画画活动,只喜欢玩乐高。家长很担心,自己的孩子不能融入集体

针对这个现象,家长的心理是只有自己孩子和其他孩子在一起做某些活动的时候,才认为是融入集体

首先,孩子加入一个新的环境,都会有一段适应期。成人也不例外,就像我们去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都会需要一段时间适应,更何况是孩子(让家长感同身受)

孩子的发展都有共性,也有他的差异性。

对画画不感兴趣的孩子,他们的精细动作也一样发展。比如玩积木,玩乐高

他们的发展规律是有共性的,他们手部的精细动作得到发展和运用,但是个人兴趣千差万别


关于识字

生活中,多创建非正式的识字体验

在生活中把声音和文字对应起来,把物品和文字对应起来,我们称之为非正式的识字体验

学龄前,一切以兴趣能力为根本,多做无用功,不能直接衡量的功

比如多阅读,多看图片,多交流

等成长到一定阶段,自会厚积薄发


2019.02.01

张鑫

祝近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