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天下

2018-02-03每周A股:“闪崩”还会不会再来?

2018-02-03  本文已影响3人  a1da133ec5fe

如果不能用冷静的态度持续地看待当下的A股,本周市场表现出的动荡与无常会让人十分困惑。

但如果相反,这种动荡与无常看起来就是市场短期内表现出来的伪装。动荡与无常确实是一个资本市场本该有的,但这只可能是短期反应。

本周A股遭遇的无疑是一场小型股灾——技术性调整确定是必须的,但调整的激烈程度确实超出了想象(每周A股:达沃斯信号    每周A股:该来的总是会来)。这再次体现了当下A股市场的两个特点:第一、游戏依然是存量资金在玩。第二、热点频繁转换体现了交易者依然脆弱的心态。

“闪崩“到底从何而来?从一个微观的角度,回答是——拉抬沪指权重或上证50的主力资金需要换手或歇息。从一个较为宏观的角度,回答是——金融去杠杆态度坚决的背景下,不管市场传言有无可信度,抽掉融资的梯子或相关政策收紧已被市场视为未来的必然。

那么,随之而来的问题是,“闪崩”还会不会再来?

一个基本判断是:如果以本周闪崩为代表的周线级别的技术性调整完成后(最多延至下周),市场行情再次体现出沪指权重或上证50的连续逼空,市场“闪崩”就会再来。其中的观察重点,是金融保险权重+超级白马品牌+周期性中字头标的三大板块是否再次出现缓慢向上的轮动。

可能出现的例外是中小创藉此次闪崩式调整实现崛起,并从指数形态上跟上沪指步伐。闪崩后消息面的静默似乎说明监管层乐见这样的情况出现。不过,至少从本周市场的情势看,主力资金并没有完成风格转换。从“一九”到“九一”,或从“二八”到"八二",以目前场内资金的能量级别是做不到的。当然,今年两会之前,如果主力资金非要体现出风格转换的可能以吸引场外资金,中小创出现更为集中的结构性行情并不令人意外。以此为观察基点,市场“闪崩”应会平复。

现在可以基本断定,2018年监管层考虑A股市场容量和走向问题,基本上要站在改开40年这样一个不同以往的高度。无疑,改开40年会出台更多更大更好的吸金政策,但从常识而言,考虑到资本市场的敏感性,提前掌握成本更低的“国家性筹码”显然更为重要。国家队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重度介入上述三大核心板块并拉抬相关指数,应源于此。从策略上讲,这是2018年A股交易者必须要搞清楚的“时势”问题。

在市场灾难面前,有人选择适时抄底,有人选择适时出逃。抄底与出逃,俱是时势使然。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