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街,是女人探索这个世界的一种方式
网上有各种漫画,关于男人和女人对待事件的区别,其中一项非常传神,那就是逛街。男人要买什么东西,无论是衣服还是鞋子,会直接进店试穿一下,合适立刻带走,无讲价无闲聊无货比三家,全部过程不超过五分钟。
给男人逛街贴个标签:无聊、乏味,且浪费。
为什么?
因为逛街不仅仅是买东西,而是一个很综合的学科,全过程要涉及到经济学、美学、社会学、心理学、设计学、逻辑学、统筹学……
逛一次街,要花时间花钱的,我们女人绝对不会浪费这宝贵的时间和金钱,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逛最多的店;一定要用最少的钱,买最好看的衣服,同时要提升自己在诸多学科上的学问。
女人逛街就不一样,要买裙子,我们先要逛18家专卖店,蕾丝花边的、职场修身的、假日休闲的、长袖的短袖的……每一款每一种颜色都不放过。
对于男人来说,街只有一种逛法,那就是走进去买衣服;对于女人来说,街的逛法千姿百态。
我平生第一次逛街,只有5块钱,在丰镇市最大的万人商厦,依然逛了3个小时买了3样东西。最牛的就是,我还买了一块价值8元的香皂,那是我高中时代唯一一件护肤品,用了整整一年半。
首先,穷的时候,我们不会买贵的东西,我们会选择便宜但好看的,质量其次。这样能多买几件,好比十分饥饿了,囊中羞涩,不能去吃大餐,但是小吃多买几种,不但可以饱腹,而且可以多品尝几样,解决那种购买的渴望,带来的快感甚至买起来比贵的东西更刺激。除了心理上更有成就感,还能实践更多、更丰富的可能性。
比如那天我首先花1元钱买了一串手链,花花绿绿的漂亮极了,戴上照镜子,都有一种印度公主风;2元钱买了一对耳环和一条项链,不管是塑料的还是玻璃的,看上去赏心悦目,戴上去色彩斑斓。
至于那8元的香皂,是我平生唯一一次做亏心事,我把8元的香皂和2元的香皂换了个盒子,顺利得到了一块芬芳迷人的高级香皂(请原谅一个少年的虚荣心)。后来再去买东西,收银员就很谨慎的把盒子里的东西掏出来检查,我一直想是不是我偷梁换柱的事被发现了,给人家的工作带来了额外的负担。
当然,毕业上班之后,我逛街就大刀阔斧多了。后来有了信用卡,可以用肆无忌惮来形容。大学时代穷,连吃饭的钱都不够,别说约会了,只好横扫图书馆;毕业后有了工资,我报复似的,衣锦还乡,准备横扫我们丰镇的万人商厦,结果发现,当时1元钱的一串塑料手链,已经水涨船高,变成20元了,只好灰溜溜的买了一条觊觎已久的裙子,铩羽而归。
有一次帮人家写稿子,赚了5000元稿费,这次可不得了,专门坐车到大同的东关批发市场,新款还是买不起,一件就大几千,只好把目光放在了换季处理的衣服上,好家伙,羽绒服冬天需要3000,这大夏天才500,买!大衣,300元一件,这不是白菜价么?棉皮鞋,200元一件,跟白送一样!
……
那天,我疯狂报复了从小到大都一穷二白抠抠搜搜的自己,心满意足的带回去一堆衣服,快乐极了!虽然后来大部分都没有穿,主要是在逛街的过程中,美学修养一路飙升,短短几个月就看不上原来的衣服了!
再后来,结交了一帮特别爱买“牌子”衣服的同事,告诉我地摊货穿不得,淘宝货掉身价,得买好的。
“这件是牌子,买这件吧!”她指着一个光鲜亮丽设计感十足的门店,叫我进去。我迷惑的看着新买的裙子,抓起裙子上的吊牌:“这个不是牌子?”
但虚荣心爆棚的我经不住朋友的诱惑,严格来说经不住大家鄙夷的眼神,只好跟着她们在百货商场找“牌子”。这一下不要紧,我发现大家都认识各种牌子的标志,比如“vero moda”“only”“ochirly”……而且谁谁谁家的衣服是什么价位,都了如指掌。我实在不明白,连“what is your name ”都听不懂的学渣同事,是怎么记住那么难的英文商标的。买了一堆品牌,因为我身材不好,穿不出什么效果,一气之下又重回地摊货,毕竟,一个30元的T恤和300元的,我都只穿一个夏季而已嘛!
不过,因为认识了这些牌子,倒不见得没用。平生唯一一次被一个男人穷追不舍,不知道该怎么拒绝,恰好我们在王府井附近,朋友说带他去王府井吧。仗着自己对于各种品牌略知一二,就肆无忌惮的逛了起来,一口气买了6件衣服,花了7000元,对方一看我这种大手大脚的女人根本不配给他当女朋友,当场借口离开,再无纠葛。人家走了,朋友立刻出现,我们俩急匆匆去退货,眼看商场关门,跑得上气不接下气,退完最后一件,两个人累的坐在椅子上哈哈大笑。
一般来说,一个女人逛街的耻辱度,堪比孤独系数最高的一个人吃火锅,所以逛街,必须得找一个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就像学生时代上厕所,那必须成群结队,才能逛出点趣味来。
这个人必须和你经济实力相当,消费观一致,八卦兴趣一致,甚至——在逛街这个综合性学科上,你们的学识也不能相差太远。不然特别容易形成一方高高在上的感觉,逛街的乐趣会直线下滑。
所以,非热恋中人,千万别带异性去逛街,除非是gay蜜。因为直男的眼光不仅差,而且他们对于通过逛街来探索这个世界的方式毫无兴致。记得有一次过年前,我和弟弟媳妇逛街,弟弟负责开车,一路上他沉默不语,蹲在一个个店铺的台阶上抽烟,眉头紧锁,好像备受煎熬。我们一气之下把他赶回了家,两人逛得天昏地暗,收获满满,打车回家,一天才算圆满。
当然了,在这一切之外,对一起逛街的两个人的亲昵和默契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比如,一定要“同仇敌忾”“沆瀣一气”,坚决站在对方的角度,正是刘瑜那句名言:能不能一起说第三个人的坏话,是检验友谊的唯一标准。
逛街的时候聊什么,要看两个人的具体情况。
失恋了,必须一边恶狠狠的刷卡,一边痛骂那个负心汉渣男十八代祖宗,而且千万不能讲道理,不能论谁的过错,对,我们女人从来不在这个时候讲道理。
看电影《闺蜜》,女主角的男朋友出轨了,她拿着男朋友的信用卡,一边哭一边购物,一天刷了30万的衣服,最后看着卡被刷爆了,三个女孩子哈哈大笑,滚做一团。我当时看得热泪盈眶——这种闺蜜情谊倒是其次,我也想试一次价值30万的恋爱。要知道我第一次失恋,是对心仪已久的男生表白,他给我买了一杯3元的珍珠奶茶,云淡风轻的拒绝了我。
恋爱了,当然要逛街。约会必须穿最漂亮的衣服,而且每天不能重样。以前看一个笑话,女儿对妈妈说,自己约会了十次,十条裙子已经都穿过了,要妈妈再给她买新裙子。姜还是老得辣,妈妈直接建议女儿再换个男朋友,真是聪明极了!
两个关系亲密的人躲在试衣间,一边解扣子一边说起甜蜜的恋爱过程,彼此问的事无巨细,比如什么时候牵手什么时候拥抱什么时候接吻什么时候滚床单……对,一起逛街的两个人必须能心平气和的在对方面前脱光,时不时探讨一下罩杯的大小问题。
每试穿一件衣服,必须对这件衣服品头论足,设计的好不好看,穿上舒不舒适,价格合适与否。
当然,我们做的最多的,其实是试穿之后,尤其是觉得完美,十分渴望拿下的瞬间,迅速跑到试衣间,仔细看牌子上的价格,如果觉得贵得离谱,就依依不舍的脱下来,然后走出试衣间,和闺蜜使个眼色,她就非常淡定说:“款式是不错,不过颜色好像有点暗,不衬肤色,要不,咱再逛逛?”我也极为淡定的点点头:“嗯,是呢,那,咱们再逛逛?”不管销售员的三寸不烂之舌说的多好,我们都坚决的离开。
此刻请注意,我们综合运用了心理学,人类学,美学,设计学,逻辑学……
如果觉得价格小贵,两个人则会心一笑,“我很喜欢,美女,能不能便宜点呢?”销售员当然说店里有规定,不能轻易做主,我们必须有对策,比如员工内部折扣呀,员工内部卡呀,给老板打电话呀,我会为你介绍朋友来呀,商场金卡呀……一般来说,销售员能准确判断我们是“行内人”,会稍微为难一下,就同意了,我们则好像打了胜仗一样暗自窃喜。
以前有一个特别聊得来的闺蜜,两个人平时穷得吃煮挂面,一发了工资,就争分夺秒去逛街。从早逛到晚,收获满满之后再一起去看一场电影,一整天堪称完美。晚上回到家,把两个人的战利品拿出来,闪闪发光的首饰、设计完美的裙子、飘逸柔美的纱巾……一一摆在床上,汇成神迷五色的海洋;然后一一穿在身上,拍照,摆pose,一整个晚上都五彩缤纷,溢光流彩,叮叮当当,闪闪发光——那一刻,我们是自己的super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