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学习笔记(3)

2019-03-04  本文已影响0人  cb44669fe0e6

41、当事人和旁观者效应是因为知觉显著性(我们注意他人的行为更甚于他们所处的情境,我们对自己所处的情境的注意胜过对自身行为的注意)和信息便利性(当事人比旁观者掌握更多有关于自己的一致性及特殊性信息)对当事人和旁观者的效果不同。

42、自利归因:将成功归因于内部,即性格因素;而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即情境因素。这样更有利于维护自身的自尊需求。

43、公平世界的信念:一种方位归因,即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公平世界的理念会造成一些可悲的甚至悲剧性的后果。如“责怪被害人”,认为被害者本身做出某些行为从而咎由自取成为受害者。通过这种归因偏见,让我们不必认为生活中存在某种随机性,来保证自己安全感的需要。

44、有研究显示在自利归因和防卫归因上具有跨文化的差异。这个差异尤其发生在西方个人主义文化和东方集体主义文化之间。

45、自我概念:自我的内容;换言之,就是我们对于“自己是谁”这个问题的了解。

46、自我觉知:以自我为思考对象的行为。

47、自我为以下四个功能服务:自我认知——我们如何展示自己最好的一面;自我控制——我们制定计划、执行决策;自我展示——我们如何展示自己最好的一面;自我满足——我们试图达到自己完美的层面。

47、独立的自我观:以自己内在的想法、感受和行动来定义自我,而不是以别人的想法、感受和行动来定义自我的方式。

48、相互依存的自我观:以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来定义自我,并认识自己的行为经常会受到别人的想法、感受及行动的左右的方式。

49、内省:往内心深处探索,并审视自己的想法、感受及动机的历程。

50、自我觉知理论:该理论主张,当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时,我们会根据自己内在的标准与价值观来评价和比较自己的行为。

51、原因所导致的态度改变:思考态度产生的原因,而导致的态度的改变;人们认为自己的态度应该要吻合合理且容易表达的原因。【替换+易得性。系统1】

52、自我知觉理论:本理论主张,当我们的态度和感受处于不确定或模棱两可的状态时,我们会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和该行为发生时的情境,来推论自己的态度和感受。【自我归因】

53、内在动机:因为喜欢某项活动或觉得该活动有趣(而不是因为外在的奖赏或压力)而想从事该活动的欲望。

54、外在动机:因为外在的奖赏或压力(而不是因为喜欢该活动或觉得该活动有趣)而想从事某项活动的欲望。

55、过分充足理由效应:人们的某种倾向,即认为自己的行为是由难以抗拒的外在原因所引起的,而使他们低估了内在原因引发该行为的可能性。

56、以任务为条件的奖励:根据执行任务与否而非表现好坏所给与的奖励。如分享有优惠。

57、以表现为条件的奖励:根据表现好坏所给予的奖励。如考试第一名有奖状。

58、以任务为条件的奖励在有奖励时会促进某种行为,当奖励消失后,则会大幅降低该行为的可能性。以表现为条件的奖励,人们虽然喜欢奖励带来的正面回馈,但是他们不喜欢被评价时的忧虑与不安。所以,给予正面的回馈同时要消除被评价时的紧张或担忧。

59、父母赞扬孩子,如何提高孩子的内在动机?关键在于表扬所传递给孩子们的信息。相对于表扬结果、固有天赋,赞扬其努力的方式效果更好。

60、情绪的二因素理论:该理论主张,情绪体验是一种两阶段的自我知觉过程的结果。首先,我们必须经历生理的唤起;接着再为这个唤起状态寻找适当的解释。【生理唤起→推断原因→联想事件→得出结论→产生情绪】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