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8-做自己历史的主人公

2018-05-28  本文已影响0人  胡晓军

   多数人说过以史为鉴,可以明事理,知未来。那个史是谁的史呢?

巴菲特

   巴菲特股神,截止2017年老爷子87岁的时候他的身价是850亿美元左右-当然伯克希尔哈萨维的股价每天都在变,我们取个大概数字,财富的影响力不变。如果我们回到40年前呢,也就是巴菲特47岁的时候他的身价是多少呢?你觉得是多少呢?答案是4700万美元。而巴菲特50岁左右的时候他的身价也不过1亿美元出头。虽然1亿美元在当时也算是非常多的钱。但不能掩盖一个事实是巴菲特他的绝大多数财富是在50岁之后开始迅速积累起来的呢。如果是你我周围绝大多数人,在50岁左右有个1亿美元我们大概早去享受生活了,可是对老爷子来说才刚刚开始。看过张潇雨老师对巴菲特投资秘诀的解读是“长寿”。

    很多人都忘记30岁的巴菲特已经拥有自己的第一个100万美元了。那时候的100万美元,相对现在的1000万美元了。放眼全世界也处在世界顶尖了呢。巴菲特能拥有这么多的财富,有很多的原因,当然这离不开他天才的投资。但有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常常被人忽略就是他投资太早了,老爷子10岁就开始投资了。10岁的时候开始学习买股票,20几岁的时候就在华尔街教父格雷厄姆收下学习。长寿还有复利效应的可怕。所以笑来老师一直强调大家越早学习投资越好。

    但我想说的是巴菲特的成功经历,对我们这些屌丝来说有什么用呢?特定的历史环境不会重来,哪怕重来对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还是没有什么卵用。我们上哪里去找那么多的“浮存金”甚至很难在30岁钱积累到1000万美元,然后在50岁左右完成一个“小目标”。这些都是他人的历史,英文的历史单词也很有意思叫“history”他人的历史!虽然是他人的历史,如果你也很早的涉足投资界,非但践行他的理论,记录自己每次得失。把他人的历史变成自己的历史,并能定期复盘,把他人的历史变成自己的历史,记录即是反思的一部分。即使每次都伤痕累累,杀不死的总能让我们更加强大。复利累计,主要活得主够长,应该也会有不错的成绩。

  我从事电商,我的上游是一家传统制鞋厂,每做完一款鞋子出现的新问题总会在下一款鞋子上重复出现,然后重复解决问题,每做一款新品都再解决重复的问题。因为重复的问题不但耗费心神还要付出金钱。老韭菜们投资这个,投资那个。每次被割完韭菜痛心疾首,不懂反思不懂记录,待到他人收获季又惨遭收割。别人恐惧,自己也恐惧,等到他人收获时排断大腿,以至于有些人自己把自己给拍残疾了,直接销户,再也不碰投资。更甚者立下危言子孙后代不许碰投资。害人害己!

   吴军老师在自己专栏里反复强调国人技艺传承的弊病,特别是讲到瓷器创造方面。瓷器产于中国,又加上中国在制造瓷器方面又有很多独天独后的条件,可是在工业革命以后。目前瓷器生产工艺在世界范围处于落后地位?为什么呢?有个故事害死了技术传承"会了徒弟,饿死师傅"!很多秘方都是口口相传,甚至传男不传女,这样限制了技术的传承,又让技艺陷入重复的发明创造之中。而西方近代实验科学有了进一步发展,在工业革命早期他们对各种实验数据都有完整的详细的记录,而且还有一整套理论体系。后来人可以直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持续研究深造,是一种成长型思维。是一种叠加的效应。这好比盖房子,我们总是到了一定楼层后拆了重建,人家却能巩固基础框架后不断的累计创造直达天际。

   以史为鉴,多看看别人怎么掉进坑里,关键时候常常并没有什么卵用。多想想以我们自己的经历为鉴。让经历过的错误不至于重复发生。不至于落入重复发明,重复创造的缪局之中。反思记录得失,不犯重复的错误也是一种成长。记录自己的成长让自己成为自己的主人公。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