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化读书关于书

何谓幸福 何畏人生

2018-07-21  本文已影响102人  Ooutstanding

1890年 梵高走进一片金色的麦田,对着太阳自杀。

1893年 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用裁纸刀割开了喉咙。

1925年 俄国诗人叶塞宁于因精神抑郁在一家旅馆自杀。

1941年 英国女作家伍尔夫在3月28日投入马斯河自杀

1942年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在寓所与妻子一起服毒自杀。

1948年 日本小说家太宰治在东京西郊与情人山崎富荣投河自尽。

1961年 美国作家海明威在海边用双筒猎枪击碎自己喉咙。

1972年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含煤气管自杀。

1991年 台湾作家三毛在寓所卫生间里用丝袜上吊自杀。

1989年 3月26日诗人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

......

这几天读完太宰治的《人间失格》,对于幸福和人生的理解重新陷入了沉思!面对活着,生活又将我们置于何种地步,使得那么多文人墨客"以死明志"?!

止庵说:太宰治就是那个为全世界兜底的人!

太宰治说:早晨,我睁眼醒来翻身下床,又变成了原来那个浅薄无知、善于伪装的滑稽角色。胆小鬼连幸福都会惧怕,碰到棉花都会受伤,有时也会被幸福所伤。趁着还没有受伤,我想就这样赶快分道扬镳。我又放出了惯用的逗笑烟幕弹。

他多么小心翼翼地活在这个世界!世界如此之大,又怎么容不下一个才华横溢的人!

基本上没有哪个文青会不知道太宰治的《人间失格》,那个会觉得“生而为人,对不起”,最后还是自杀的他,一生都笼罩着浓郁的悲剧色彩,而日本伤痕文学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的松子也是,一直都在追求爱、渴望被爱的路上,不同的是,松子的一生更多是命运的捉弄,和一种无力的抗争,但是归结两人的一生,都是在跟自己过不去。

生まれて、すみません

有的人苟活着,有的人一心求死!身边有人经常说,还不如去死,但是怕喝药后胃里翻江倒海的痛苦,怕在绳子下无法呼吸的煎熬,怕在水里无法呼吸的挣扎感,怕安眠药死不了,怕跳楼死不了后落个半残半废的下场......所以,死是需要勇气的,追求幸福是每个活着人的本能!

朋友说,他们大概是看破了红尘,看透人生,所以固有一死,不如就此了结!我想:既然这样,岂不是心如止水,现世安稳?毕竟不是我们能随意猜测的,又或许这是对文学艺术的奉献,对自我灵魂的解放!?

纸醉金迷的社会,灯红酒绿的城市,有的人在金字塔顶端倍受瞩目,有的人追求自我格格不入,有的人为了理想不断尝试,有的人甘愿妥协自暴自弃!

越写越陷入一种愁思的感觉,好的文字真的会有一种魔力吸引你感染你,就想海子当初卧轨引起很多文青自杀一样!但是,好死不如烂活着,生活还有无限种可能,什么是幸福?为什么会害怕活着?突然我就觉得当下就是最好的,我想要的还没到来,我还有十分的热情去为之奋斗,为了一个越来越好的生活,越来越好的我们!

简单幸福  无畏人生

愿所有人都在幸福的路上

愿每个人都有上帝的慰藉

                            ——The ending——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