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欣赏

如水于漪——走近人民教育家于漪(四)

2020-10-18  本文已影响0人  娴雅君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于漪老师钟爱“水”。她谈及课堂教学时,经常说:课要上得—清如水;谈到教师的知识储备,她早先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先要有一桶水”,后来又把“一桶水”发展为“长流水”。

谈到教育的功能时,她非常喜欢用“滴灌”这个词,“滴灌学生的心灵”,“滴灌学生的智性和德行”。类似的话,在她的文章里,演讲中,总是经常出现的,还是离不开一个“水”字。

我常常想,于漪老师的教育思想、语文思想,假如方之于物,什么才是最合适的呢?想来想去,其实就是这个“水”字。不知道是不是巧合,于漪老师的名字里也有“水”;漪者,波纹也,风生而水起,水动而波兴,感天地之气息,动于中而形于外,遂至荡漾迭推,绵延广被。

水是至纯的,真正的教育就应该如水,纯粹洁净,远离污染,拒绝添加剂。唯其如水,方能涓涓滴滴,润泽心灵;唯其如水,方能载歌载舞,使粗糙的石头变成美丽的鹅卵石。

在我看来,于漪老师的教育观,其实说到底两个字,一个就是“爱”,一个就是“人”,合在一起就是“仁者爱人”。用于漪老师的话说,教育就是用满腔热情、满腔爱去帮助每一个学生实现精神的提升,生命的发展;

做教师就是要做一个能爱人、会爱人,把学生生命的发展时时刻刻放在心上,用自己的生命去撬动、提升的“仁者”。于漪老师的教育思想,就是回归到教育的最真纯、最彻底的本原的一系列实践经验和思考结晶,由此生发出她的学生观、教师观、学校观、课程观、质量观等等。

而反观当前教育中出现的种种不良现象,分数至上,名利为先,口号横飞,西语肆虐,这些被有意无意掺入的功利因素,使教育就如同纯水勾兑上了果味剂、甜蜜素、酒精、柠檬酸钠、咖啡因,变成了啤酒、可乐、果粒橙,乍饮爽口,常饮伤身。

教育如水,水是生命之源,如水的教育才是生命须臾不可缺少的。

对于自己的教育思想,对于自己的语文思想,于漪老师从来不提什么口号,也反对那些乱提口号的做法。而对于别人硬贴给自己的什么“情感派”之类的标签,对不起,敬谢不敏,“敬谢”是真的,“不敏”显然是谦词。

其实,不管是“情感派”,或者其他什么名头,哪里能够准确概括其全部呢?在这一点上,我说于漪老师同样如水,因为她唯真唯实唯善唯美,兼容并蓄,广采博收,遂至浩浩荡荡,无际无涯。

古代哲人老子尚水,他说“上善若水”,他所追求的“道”就是无可名状的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实际上,如果以教育教学的真理为毕生追求,确实是无需什么名号和标签的。只有那些急于推销自己。,企图在市场上占一定份额的饮用水生产商,才会打出“某某山泉”或“某某活源”的名头。

于老师的思想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始终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因为她始终开掘时代的、文化的“源头活水”,是“长流水”。

她以对教育教学的本质思考和学理探寻为经,以教育教学的现实问题为纬,在学校教育、语文教学和教师教育实践大地上不断探索,因此永葆时代的气息和青春的活力。

正因为如此,所以在地的文章、著作和演讲中,始终荡漾着基础教育和语文教学的天光云影。比如,在工具主义盛行的80年代,她针对时弊,提出“既教文,又教人”的观点。

在语文学科本质属性模糊不清的90年代,她旗帜鲜明地倡言“弘扬人文, 改革弊端", 直接影响了新世纪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性质的界定。

说“于漪如水”,还有许多可说的话,如她的实践品质,她的教育智慧,她的人格风范,她的话语特征,等等。在我看来,无不如海浩博,如江奔涌,如泉温润。

节选于《教育的姿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