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情随笔罗辑思维•得到学习区

文摘:社群活动能有效地让人缓解焦虑_4则(20180104)

2018-01-10  本文已影响25人  TXB

吴军对未来五年的展望

人最大的命运是时代决定的,那么我们接下来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呢?

其实大部分时候,我们对自己所处的时代很难准确地作出判断,但是会用一些比较确信的信息消除对未来了解上的不确定因素,争取比别人做得好一些。

对于接下来的五年,我有这样几点判断,供你参考:

1. 全世界不确定的因素基本消除了,也就是说不太会出现几年前那么多黑天鹅事件了。这倒不是说世界不再动荡,而是说大家对动荡有预期,不确定因素消除了。

从2015年底到2017年中的大约两年的时间里,世界上发生了很多预想不到的事情,比如巴黎的恐怖袭击,英国脱欧,意大利修宪失败,当然还有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并随后退出了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等等。

人类其实对坏消息的承受力,比对不确定事情的承受力要好一些,在过去的两年里,大家对未来感到迷茫,而现在看来,坏也坏不到哪儿去了。虽然世界依然动荡,但我们出国小心点就好。虽然世界各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但是生意好像还要做,等等。

在这样比较确定的环境下,发展就是主旋律,不需要疑神疑鬼,而需要踏踏实实做事情。

2. 中国会稳定发展,变得更富有而且更加宜居。我曾经讲过,在过去的30年里,唱衰中国,担心中国经济崩溃的人最后都是输家,被我们的时代抛弃了。今后中国还会有20年左右平稳的发展,这对大部分人来讲已经足够了。

至于为什么是这样,我在“硅谷来信”的第229、230封信《为什么中国不会掉入中等收入陷阱》中已经作了解释。

特别提醒你要注意的是,在和平时期,世界经济是此消彼长的,欧洲失去的机会,其实都到了中国。而在接下来的五年,中国公司会更积极地参与全球化,这给很多人提供了更多发展空间。

大家不妨想这样一件事情,在30多年前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成百上千的小企业从中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走向全国,这带来了多少机会。今天的情况类似,这是中国优质的企业走向世界的时候。

3. 五年内中国和人工智能相关产业(包括大数据的应用,智能制造,智能监控)的产值至少会和今天的互联网相当,这对很多人来讲又都是机会。有人可能会说,我这样估计是否会太乐观了,因为今天的人工智能都是泡沫。

这种担心并非没有道理,因为确实有无数公司,特别是三无公司(无技术、无资金、无人才)拿人工智能说事,但是挤掉那些水分,看看干货,也确实不少。我们不妨看一个在感觉上市场并不是很大的应用。

在中国,仅公安部门安装的摄像头就有300万个,这些设备目前只有录像和摄像功能,今天这些摄像头都必须换成能识别人脸,甚至能识别行为的智能摄像头,而这件事情已经开始了。目前智能摄像头的价格是每个一万元左右,大家可以算一笔账,这个很小领域的市场有多大。

而公安部门安装的摄像头只不过是中国民间,包括各单位、医院、学校、生活小区等场所安装的6000万个摄像头中的很小一部分,后者也都需要逐步升级。而智能摄像头,又只不过是智能城市很小的一部分。

20多年前,中国开始了信息化,全国的城市和产业有了一次大升级,在接下来的5年里,会开始新一轮的大升级,这个市场规模大家很容易估算出来。如果你再考虑到中国公司有能力参与国际化,到世界一些国家承接工程,这个市场规模还要大。

4. 五年内,你会看到街上有一些固定线路的无人驾驶汽车行驶,而很多汽车都会增加辅助驾驶功能,和今天的特斯拉一样。今天,如果单从技术上讲,自动驾驶的水平远比人的平均水平高。使用无人驾驶,更多的问题是在技术之外的。

去年底,Google的无人驾驶汽车(以独立的Waymo公司运营)已经在美国正式开始商业运营了。去年12月份,深圳市已经开始测试有辅助驾驶功能的公交车了。

5. 需要随时准备着短暂的经济危机的到来。

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已经持续发展了近10年。在历史上,每过8-10年左右的时间,就会有一次规模不小的经济危机出现。

我到美国21年,已经经历了两次大的经济危机,2000年互联网泡沫崩溃和2008年金融危机,比我早到美国几年的人还多经历了一次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经济衰退。

对于很多美国人来讲,已经对经济危机感到习以为常,多少有点风险防范意识,危机到来时,就如同生场病一样,调动一下身体的免疫系统,然后就扛过去了。

但是,生活在当下中国的人,因为享受到了40年持续的经济增长,对此毫无感觉,很多人做事情时缺乏风险防范意识。比如有的人负债很多,利用杠杆投资房市和股市,就是缺乏风险防范的行为。

讲预防危机,和讲长期繁荣并不矛盾,只是我们在任何时候,都需要有防范风险的意识。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Google的创始人佩奇当时在全公司的大会上问CFO,假如我们接下来一分钱的收入都没有了,公司的现金能维持多久?CFO告诉他,能维持好几年,这便是具有风险意识。

做到这一点,在经济萧条的年份,我们能生存得很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间,我们能比别人发展更快,时间一长,我们就拉开了和周围人的距离。

因此,我不妨用这样三句话概括一下今后五年的做事原则:步子要比别人迈得大一些,落脚要比别人稳一些,对前途的信心要比别人坚定一些。

——吴军《第024封信丨2018年的计划和对未来五年的展望》


社群活动能有效地让人缓解焦虑

社会学的鼻祖涂尔干有一部经典著作《自杀论》揭示了一个很重要的现象:西方三大宗教里,教徒的自杀率排名由高到低依次是新教徒、天主教徒、犹太教徒。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新教徒自己读《圣经》,自己做祈祷,社群属性最弱;天主教徒有定期的教会弥撒,有更强的社群属性,而犹太教徒的社群属性最强。宗教信仰一定要有长期稳定的社群活动,才能有效地让人缓解焦虑,应对生活当中的各种挫折。在这个意义上说,社群归属感比具体的宗教内容还要重要。那么相应地,只要能解决社群归属感的问题,即便没有宗教的外壳,人们也可以过上相当安心的日子。这就是为什么在今天这个科学昌明的时代,西方国家已经有很多人不再真的相信上帝创世的说法,但依然会保持宗教信仰,定期参加教会活动,随着教友小群体一起做弥撒和其他互动。

我们从这样的社会生活里边,就可以看到我在第15周讲过的克鲁泡特金《互助论》的影子,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在西方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里边,像工会这种严重制约经济效率的非政府组织竟然还有存在的价值,还有形形色色、千奇百怪的非政府组织在给人们提供小群体的情感纽带,在相当程度上解决了张载在《西铭》当中想要解决,在理论上也解决了的,但在实践当中并未解决的那个难题,让冷冰冰的陌生人社会有了温度。

——熊逸  41.4 |《近思录》第九篇:如果你的狗和陌生人同时遇险,你只能救一个


怎样能成功实现新年目标

很多人都会在新年刚开始的时候,制定一个新年目标。但实现目标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BBC网站的一篇文章总结了几个更容易实现目标的方法。公众号“译言”翻译了这篇文章。

第一,有他人参与。英国华威大学哲学家约翰·迈克博士表示,如果你觉得自己的目标对别人比较重要,或者你的失败可能会影响他人的幸福,那你就更倾向于实现这些目标。此外,一旦你觉得有人对某件事投入了时间和金钱,就更有可能将这些目标执行到底。有研究表明,就算是面对一项无聊或者是很难的任务,只要有别人付出了努力,人们就会更有动力继续执行这个任务。

第二,给出具体的提示。牛津大学尼尔·利维教授建议,对自己的目标给出具体提示,他把这种行为称为“执行意向”。比如说,你打算学英语,你可能要先订下目标,每天早上开车上班路上都要听英语音频。接下来,为了提高成功率,你可以每天晚上在方向盘上贴一张纸条,提醒自己路上收听。这样,你不仅有一个意向,你还有了帮助自己达成目标的具体步骤和具体提示。

第三,合理的意外。利维教授说,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确实可能有一些例外,比方说如果家里着火了,你是不会去健身房的。但我们可能会扩大例外的范围,阻碍自己达成目标。所以,你要做的是防止例外过于频繁,不要让不合理的例外阻碍你实现目标。

第四,列出长期的计划。行为心理学家安妮·斯威本博士认为,最好的目标是写在一大串长期计划中的,而不是那些模糊但野心勃勃的目标。如果你一直对体育都不感兴趣,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显然是一个不现实的目标;如果你一直都梦想在50岁以前环游世界,那定期存钱就是一个更容易成功的目标。

以上就是更好地实现目标的4种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李翔知识内参


其实一切政府形式,都要求人民服从管理。从来不存在一个只讨好人民,不要求服从的政府。拿美国为例,它的民主制度很发达,可它的警察面对不服从的,马上可以拔出枪来。在声称实行民主的地方,如果不服从成为合法,那就是民粹化。

——刘苏里《049 | 张笑宇第四讲:实现民主的三大条件》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