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语香苑日常随笔记书香澜梦

人到中年想考研

2023-07-16  本文已影响0人  洛洛ee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44期“考”专题活动。

30岁以前疯狂考证,35岁以前疯狂公考,现在人到40,前段时间忽然好像没有了目标,加上工作上的烦心事多,所以萌生了考研究生的念头。

坐言起行,当天晚上我就在网上找了不少资料,第二天主动电话微信找我的“老师”就有好几个。其中一个加了后让我参加晚上的一场报考指导课,号称可以一节课就让我了解报考的所有流程,于是我进群了。

当天晚上在线的人还挺多,直播间一度上到三千人,但是水分肯定有的,毕竟大家都是半个“同行”,能懂的都懂。

线上老师看上去比我还年轻,从晚上八点到九点半,侃侃而谈。扣除推销的半个小时,足足讲了一个小时,我认真听完且重点截图了。以下是我了解到的情况给大家做一下总结:

1.原来考研不是想考哪科考哪科。如果让我自己选,肯定会报读教育或者心理学相关专业。但是这两个科目偏偏是最难考的科目,因为分数线高。大家有所不知,研究生考试分笔试和面试,部分考试科目笔试通过了还需要面试,笔试过了面试不过也是白搭。入学考试有的专业会考两科有的考三科,有的需要考高数,有的需要考政治,英语也有分考难的英语1还是较为容易的英语2,部分专业还需要考专业课……如果要考教育和心理学,以上说的都是往难的考。先不说以后能不能读得好,首先分数线就考不上了,哪里还有以后?所以这是“妈妈的抉择”,到底考容易的先上岸还是考难的圆心愿?

考研分数线

2.如果想先上岸,就肯定选择最简单的管理类专业,因为管理类的分数线比最高分的金融类相差了一百多分。选择师范院校的管理类的专业研究方向也会跟教育或者心理学挂钩,比如华东师范大学的管理类专业,就有教育管理学系,可以说是教育类专业的平替。所以其实最后像我们这种普罗大众,能选的科目几乎已经锁死了。

管理类专业是上岸的最佳选择

3.要考就要考985院校,最低也要找个211的。跟本科不同,985和211院校很多专业其实只要过研究生线就能录取,所以只要专业选得好(管理类),就可以大胆地选择好学校。但是如果你原来的本科院校也是一般的,那就还是选择一般院校得了。

985和211报考的首选

4.公共管理是最牛的“膏药”专业,帖哪哪都行!凡是学校招考或者公益机构或是政府单位,考编,公共管理专业都是万能的,所以选专业最好。

5.考研也有提前批。每个学校每一年研究生录取都有分几期,有春季的秋季的,或者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等等,我们要准备研究生考试就要关注相关学校的网页,自己主动出击。提前批考试一般比较简单,且有的科目在提前批就会面试,重点院校只要提前批的面试和笔试通过,等正式开考的时候,只要过了最低研究生分数线就可以录取。这就等于被重点院校提前降分录取,也挺香。

5.上课时间是在职考研的一个重要考量环节。以前我以为这些都是线上上课的,谁知研究生都是要去学校上课的。这些学校有的是集中周末上课,有的是过年假期或者暑期假期上课,所以选择学校还要考虑路程,距离,时间,家庭的问题等等。集中时间上课,要去当地租酒店,花费的时间可长可短,单位允许请这么长的假期吗?如果是集中一个月的时间,工作怎么办?孩子怎么办?家庭怎么办?所有的这些都是要考虑的。

6.费用也是考研的一个问题。考研的费用根据专业和学校的不同,少则几万,比如教育院校的公共管理;多则几十万,比如很多大牛选择的MBA。我以前还以为读书不用很多钱,原来是我肤浅了。

部分费用

所以综合考虑,我觉得考研不太适合我。当天课程老师不断群里推荐的时候,我就悄悄地退出了。第二天开始,我收到了不少机构的电话,我也不含糊,直接表示不再考虑考研。对方穷追不舍,问我为什么,我说:感谢你们的课程老师,整整一节课说得太清楚明白了,直接把我给劝退了。

对方听完后哭笑不得,也就没有继续纠缠。

现在我总算清醒了,考研对于我来说实在没有太大必要,当时应该是我心情压抑的一时的想法,现在清醒了,我也就不再犯傻了。幸好我没有一时冲动去报名了,否则往后就有得后悔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