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蛮生长”的中国电影,资本往左艺术往右
“票房高歌猛进的背后,资本在自以为是的狂欢,观众却还未从电影院失落的人潮走出。”
据统计,截止至2017年6月30日,中国电影银幕数量已超过4.6万块,稳居全球首位。从2007年到2016年十年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从33.27亿飙升至457.12亿,年产量从400多部飙升至上千部。
大数据面前,中国电影看似胜利了,其实只是在不断重复以往的水准,依然没有给观众足够的观影安全感。宣传炒作、票房作假、舆论纷争,中国影市早已自乱阵脚。
未来,它是继续在资本的怂恿下“野蛮生长”还是回归艺术理性?我们认为,“华丽空洞的‘长城们’和‘小时代们’会将资本推向高潮,在将来,也会带领市场回归艺术理性。”
“长城们”和“小时代们”
2016年,张艺谋的一部《长城》收获了众多吐槽,名导和马特•达蒙、彭于晏等众多知名演技派的光环加持居然在观众面前失去了效应,业内人士仓皇无措,观众却心知肚明。
前几年的“明星跨界热”带来的资本泡沫正在被挤出,粉丝经济在逐渐失去效应。类似“小时代们”“长城们”这样虚有其表的影片再也不能影响观众的择影判断。
“明星跨界热”吸引资本关注
2012年末,在资本大佬们四处寻找新的变现途径时,徐峥的一部《泰囧》以6000万成本赢得近13亿票房产出,为还在黑暗中摸索的投资者点亮了新的曙光,引起广泛思考。
徐峥并非一线演员,为何第一次跨行执导就能交出这样的惊世佳作?原因有以下几点:
1.名人自带话题,具有一定的粉丝基础
徐峥虽然不是一线演员,但游走娱乐圈多年,曾经拍摄的电视剧《春光灿烂猪八戒》积累了众多粉丝,他们是潜在的票房。
2.影片质量过硬
中国缺乏好的国产电影,《泰囧》本身质量过硬,又是一种新型喜剧——公路电影,符合当前观影人群的口味。
3.演员跨界当导演的噱头
之前中国跨界拍电影的人很少,除了徐静蕾以外知名的不多,徐峥的跨界是一种有趣的噱头,吸引观众抱着一种“看小孩还没学会走就开始跑”的看笑话心理去期待他的作品。
徐峥的成功是现象级示范,经过赵薇《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7亿票房、《左耳》5亿票房等作品对市场的验证,自此,中国电影进入众拍时代,人人都来拍电影,资本开始在影市泛滥。
资本膨胀与粉丝经济相伴而生,粉丝与明星相互影响、相互成就,“长城们”和“小时代们”应运而生。
研究流行文化的《宝岛眷村》的主编张嫱曾经给粉丝经济这样下定义,
“以情绪资本为核心,以粉丝社区为营销手段增值情绪资本。粉丝经济以消费者为主角,由消费者主导营销手段,从消费者的情感出发,企业借力使力,达到为品牌与偶像增值情绪资本的目的。”
资本的广泛投入促使电影产出增长,更多人通过电影崭露头角,观众将自己对人生的可能性在明星身上无限延伸,各式完美人设,对观众而言是巨大的粉色人性泡沫,非常具有吸引力。
粉丝对明星盲目崇拜,明星在经纪公司的安排下忙于参加综艺、粉丝见面会及配合宣传炒作,缺乏时间及机会研究演技提升,双方一拍即合,类似《长城》、《小时代》这样迎合粉丝心理的影片就在这时横空出世。
粉丝经济的影响
1.市场导向错位,“流量”成为片方关注的核心,低品质影片惹怒观众
粉丝对偶像的行为盲目买单,导致整个市场从选角开始,一切以能否带来“流量”为核心,结果最终拍摄的影片合了主角们的粉丝的胃口,保障了票房产出,低劣的观影体验却惹怒了其他观众。
2.优质影片逐渐被埋没
2016年《百鸟朝凤》导演方励下跪和2017年《闪光少女》宣发团队下跪事件,就是最好的证明。《百鸟朝凤》获得过金鸡奖,《闪光少女》在豆瓣上评分超过7分,在影片质量上还不错,却不被观众买单,不得不通过“下跪”的方式来吸引关注,这是电影人的无奈,也是中国影市的悲哀。
从择影标准看什么是“好”电影
同一部电影无法取悦不同的人。标准不同,观影的出发点不同,对同一部电影的认可度也不同,为“好”电影的评判增加难度。
观众的择影标准
1.审美观
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的人对电影的认知差异导致审美观的差异。喜欢看动作片爱情片的年轻人不一定喜欢看战争片,文化程度低的人也不一定能看懂深奥的文艺片。
2.观影需求
有人为了打发时间、发泄情绪而看电影,还有人想带朋友或另一半去看电影,这是一种社交需求。还有人可能是为了追星或是体验拍摄效果。
3.从众心理
别人做什么,他就做什么,国人无比信奉这一点。看电影也是一样,不跟风就会显得自己out。在从众心理里面,还有一种审丑心理非常特殊,有因为别人都说好而看电影的人,也有会因为别人都说不好而想去看看它到底有多不好的人。
4.吐槽心理
言论自由的社会,观众有任意发表言论的权利。闲时评论各方时事是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
5.受市场舆论影响
电影制片方永远有办法根据观众心理制造噱头引导观众为电影买单,武器上的攻击不可怕,最可怕的是直击人心的营销。
市场导向出清,影市回归理性
粉丝经济能影响市场根据已有的大数据复制成功模型,不同的人对于“好”电影的评判标准也多有不同,观众难取悦,“好”电影难成型,难道国产电影将一直被人诟病?未来它会继续现在的资本发酵模式还是会回归艺术理性,把品质作为电影的着力点?
在“长城们”和“小时代们”的影响下,烂片横行的市场不是观众所期望的,观众的消费需求和审美品位会逐渐提升,市场对影响影片质量的相关因素,如演员、电影后期特效等方面也会作出相应调整,引导中国影市进入正常的优胜劣汰良性发展轨迹。
另一方面,外在的经济形式变化会影响行业的资本运转,当一部分资本转移到其他行业之后,竞争压力骤减,片方不需要再采取极端手段赢得市场,竞争乱象渐渐消失,市场导向出清,届时,电影回归艺术理性发展,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