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向何处去?
2020-04-07 本文已影响0人
清水舍
流量作为一种现象被广泛研究,自然是因为它具有强大的力量。
共同体宏观设计的结果,最终体现在流量上;流量的反馈,也会反过来影响宏观设计。
1. 流量可以被引导
“补贴”现在也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概念,最早对社会行为有明显影响的大规模补贴其实是发票抽奖。中国政府早期使用发票抽奖的补贴手段培养起消费者及社会各行业对于税的认知。
就像“南水北调”工程一样,为保证共同体的整体利益和长期利益,需要制定一些抵抗“重力势能”的规则以完成更伟大的规划。“补贴”所代表的“让利”,是比强制执行更有效的手段。
而互联网产品对流量的引导手段也越发丰富,流量IP、红包、裂变等手段可以快速吸引用户,但最终留下的,依然是问题被切实解决的那些。
所以,流量可以被引导,但最终往更优的解决方案而去。
2. 流量可以体现趋势性
2020年1月,微信推出视频号,正式代表着国内内容生产步入视频时代。
内容流量从图文到视频的转化虽然快速,却依然不是一蹴而就。从B站Up主与弹幕交互的发生,到直播、主播的兴起;从抖音15秒视频的刷屏,到Vlog的传播与火热。
背后代表的是内容接收方式的进步,如4g对移动互联网的支持,使用耳机便捷性与音质的提升;是内容生产方式的进步,如手机摄像头从2摄到4摄的提升,直播/录像软件在美颜上的优化;是内容理解的变化,如从文字的阅读理解到长图,再到图文结合音频,再到视频解说、直播互动。
直播带货、instagram的Vlog、视频号、B站崛起等本质都是互联网用户们对信息传递解决方案选择的变化。在过去大家偏爱图文,现在大众受到技术和环境的影响,注意力也在向更容易理解的媒介转移。
所以,流量会向被环境选择的解决方案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