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写作,爱生活!

《心理治疗基础》读书笔记十

2020-01-28  本文已影响0人  王秀美心理咨询师

第五章  适应与调节

本章的适应指个人借助行为对社会的适应,调节即自我调节,指个人对内心活动的调节。

我们无法改变社会,但可以通过调节自己,适应社会。我们无法改变别人,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世界上最难的是改变自己,最容易的也是改变自己。

原因和目的

人的行为有原因,也有目的。

没有没有原因的行为,也没有没有目的的行为。

一、原因

不论采用什么样的因果观,因果观总是隐含着决定论。目的观相反,它意味着人有意志自由,对行为有选择的自由。心理治疗的前提是,一个人对可能的行为有选择的自由。

假如人的行为是有原因决定的,在因果的锁链上当然没有个人自由容身的余地,那也就谈不上对人的行为进行评价了。心理治疗的成效取决于病人的主动性、积极性、能动性、而这些都属于目的范畴。

因为什么,所以什么,好像是必然关系。某个原因决定了某个结果,所以要改变结果必定需要改变原因。可是对于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到现在成为这样一个结果,过去的原因已经无法改变,那么我们今天这样的结果还有办法改变吗?如果是因果论那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但是做心理治疗就是为了改变,别人也许也有这样的经历,怎么就没有这样的结果呢?所以一样的结果不一定是一样的原因所致,本着积极主动的态度,愿意做出改变,什么原因都不重要了。

二、目的

行为的目的是各式各样的。

所有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的,至于是什么样的目的,需要仔细的区分,辨别。

区分外目的和内目的很有必要。很多行为既有外目的,也有内目的。外目的太强烈时,内目的可能消失。内目的太强烈时,外目的也可能消失。所谓“为了做而做”的行为,都是专心体验行为过程中的满足感,而不顾行为外目的的“上瘾”行为。

目的有内目的有外目的。比如学习心理,最初是因为外目的,是想要改善家庭关系,改变孩子。所以觉得学着没太大用处。后来,一直学着,是因为自己喜欢,觉得可以让自己更开心,还有可能因此实现自己曾经的人生梦想,所以学着学着,就变成了要改变自己,喜欢学,虽然进步比较慢,但不愿意放弃,这就变成了内目的。

目的和手段可以互相转化。目的转化手段叫目的手段化。手段转化为目的叫手段目的化。

原来学习是手段,是改变别人的手段。现在学习是目的,是为了改变自己。

兼有内外目的之行为,就个人行为的发展历程而言,总是一个目的出现在先,一个目的出现在后。先有内目的,后有外目的,也就是目的手段化,这往往意味着人的生物性之社会化。如果先有外目的,后有内目的,则是手段目的化,意味着社会价值之个人化或鼓励的内在化(自我奖励)。

我学习心理先有外目的,后有内目的,内目的,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内外目的同时兼有,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通过学习,不但可以帮助自己成长,走向快乐,还可以帮助别人,当听到有人因为我的某些言行而获益时,感觉自己的学习更是值得的。

人生来就有好奇心,这是学习的一种初始动力。满足好奇心是我们学习本来就有的那目的。对于幼童,游戏是学习的主要形式。

对于学习心理,我也有一份好奇心,怎么学习心理就可以使人走向更健康呢?心理是什么?学了心理有啥好处?正是因为好奇,再加其他某些原因,所以选择了学习心理。

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是教育的首要任务之一。伽利略说:教人以其性之所无,殆不可能,助人发挥其所固有,则能事毕矣。

现在好多初中,高中的孩子都不爱学习,就是因为觉得学习无趣。没有兴趣,怎么能做好呢?

青少年以学习或社交为主要内容的心理冲突往往就在于,即使教了孩子不少知识,但却摧残了孩子的学习兴趣,败坏了孩子读书的胃口,阻碍了孩子社交技巧和兴趣的发展,苦了孩子的精神生活。

学习是为了上个好学校,找个好工作,找个好对象,养个好孩子...所以辅导班要上,培训班要上,喜欢的不一定有用,所以不用学。不喜欢的,人家都在学,所以得上,可是真的如此吗?所以孩子对学习没了兴趣。

就像爱吃的,没营养,不能吃;不爱吃的,有营养,不吃不行。所以对食物没兴趣。

有人无论做什么总是两眼死死盯着外目的,似乎从来没有什么内目的。什么叫精神空虚?没有内目的之谓也。

养花?还不如种菜,因为花又不能吃。养鱼?一年长不了几寸,不够费精神的。练书法?又成不了书法家,不练。写作?能成作家吗?能卖字挣钱吗?不能?不干!都是盯着外目的去的。

行为的效应

行为有客观效应和主观效应。

客观效应又可分为社会效应和身体效应。主观效应指行为者在行为过程中心理活动和状态的变化,尤其是内心体验。这又有直接与间接之分。间接的主观效应是别人或公众对行为的评价和奖惩造成的。

间接的主观效应是延迟发生的,它是行为造成了客观效应后引起别人的反应的产物,因此行为者必须付出期待的焦虑作为代价。期待间接的主观效应可以成为行为者的主要目的,在行为过程中的体验很可能主要是焦虑。

所有行为都有效应,或者后果,可能是身体上的,可能是情绪上的,可能是直接的,可能是间接的。

神经症病人在行为过程中的直接体验是完全“盲目的”,就像丧失了本体感觉的病人那样。

违反自我需要和欲望的行为可引起不快体验,但由于这种行为以引起别人赞赏为目的,神经症病人通常忍着不愉快去做。如果得到了赞赏,并且赞赏掩盖了原来的不愉快,病人便会误以为这种行为是符合自我需要和欲望的,这就是病人歪曲的体验的一种情况。另一种情况是,儿童少年时按自我需要进行的活动常受到指责和惩罚,以致需要一但在意识中浮现,便引起对惩罚的恐惧,需要得到满足的行为也容易引起恐惧和不安,这等于体验给需要以否定的评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要,社会也有相应的社会规范、规则。当自己的需要与社会规范相符合时,做了就做了,那自然是不会被阻止,说不定炫耀炫耀也没什么大不了。当自己的需要与社会规范不符合时,要么违反自己的内心需要,符合社会规范;这时,内心可能会产生冲突,因为个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负性情绪。可是现在为了符合社会规范,不得不违反自己的需要。那么就是在压抑自己的需要,一个人内心的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长期被负性情绪所牵绊,会是什么情况呢?一根弹簧,长期被压抑,弹性不能释放,弹性肯定会出现问题。

要么就得违反社会规范,满足自己的需要。那么不管不顾只满足自己,能行吗?比如想要珠宝,没钱买,去偷;想要很多钱,挣不来,去抢;想要美女...这肯定不行。

严重的心理冲突者极力隐藏自己的需要和欲望,也就是隐藏真实的自我,目的是为了赢得别人的赞赏,避免遭受非议或惩罚。另一种情况是歪曲的体验时,病人故意跟自己作对,反其道而行之,不想好事专想坏事,明知对自己有利的事不做,明知对自己不利的事却偏做。

自己跟自己作对,想要的不敢要,就是为了一张脸,难受不?

原本就缺乏内目的(对读书本身的兴趣和满意感、成就感),或者由于过分疲劳或外目的太强烈,而使内目的消失了。

道德情感

低层次的心理对高层次的心理起不了调节作用,这就是为什么物质生活的享乐填补不了精神上的空虚。同一层次的心理活动之间的代偿,其调节作用是有限的。

连续几天了,本来打算乘此机会出门会友,可是不能。天天吃的好,看电视,看手机,看电脑,可是依然觉得有些难受、憋闷、无聊。就是因为物质的丰富替代不了精神上的空虚。

一、道德情感的发展

道德情感是人类心理的最高层次。

幼童为别人服务的行为一开始只是手段。奖励起了强化孩子行为的作用,同时也促进了儿童预见性的发展。

道德的愉快或愉快的道德情感,可以简单地定义为:一个人在进行他自认为对别人有利的行为过程中,或者,在看到自己的行为给别人造成了有利的效应时,行为者所体验到的愉快,叫做道德的愉快。

在社区讲座,有家长提出很受益时,觉得非常开心、满足,觉得自己做的事是有用的,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当利他行为只不过是手段的时候,它就还不是真正的道德行为。道德愉快是社会性肯定评价的个人化和体验化,是社会性奖励的内在化。道德与快是高层次的自我肯定。凡是坚信所有人都自私自利的人,他们不仅自己没有体验过真正的道德愉快,也不能投情的体验别人的道德愉快。

二、违禁性罪感的产生

一个人的行为如果有损于他人,他会遭到别人的抵制和反对,会受到指责甚至严厉的惩罚。只有当一个人的精神痛苦跟他对自己的否定性道德评价之间联系时,这才构成一种道德的痛苦或违禁性罪感。违禁性罪感是社会性惩罚的个人化和内在化。

当自己的言行对他人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时,也会自责,我怎么做了这么差的事。当自己的言行对他人造成了伤害,而且较严重时,就会觉得自己那是在犯罪,很痛苦。

三、道德愉快和违禁性罪感

没有来自社会的奖励,不可能有自我奖励,也就不可能有道德愉快。没有来自社会的惩罚,不可能有自我惩罚,也就不会有违禁性罪感。单纯的惩罚不可能培养出高尚的情操,只能塑造出伪君子或自卑自责自我折磨的人,也可能使人从根本上否定一切道德而走上反社会的道路。

别人的奖励和自我奖励是一体的。连人的惩罚和自我惩罚也是一体的。

道德愉快实现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的统一,是个人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也是矛盾统一的最高形式。

道德愉快是精神健康最重要的特征。

违禁性罪感意味着个人与社会之间矛盾的不可调和性,也意味着社会对个人最后的和最严厉的判决。

神经症病人不惜一切的采用各种防御机制,就是为了把违禁性罪感一层又一层的包裹起来。

弗洛伊德推断,病人心理活动的核心部分是一颗一碰就痛的良心。

四、自我被判刑罪感

自我背叛性罪感是积极的,它促使行为者拨正人生的航向,重新朝理想的目标驶去。

违禁性罪感让一个人的能量逐渐降低,因为自己觉得自己不够好是一种对自己能量的损耗。而自我被判刑则不同,也是觉得自己不好,但会有一种力量让自己不断地改正,朝着好的方向去改变。

五、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权利与义务

有血缘关系所组成的集体,尤其是亲子集体,是一种初始的集体主义。这种集体主义带有共生性,权利义务一类的观念还没有明确的分化。次级集体主义是以义务观为核心的集体主义,强调为父母皇帝牺牲自己的一切,必要时牺牲个人生命,而权利意识是淡薄的。三级集体主义当然也讲义务,但这是在个人权利意识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义务权利义务是对等的。

权利和义务分不开,义务为主,权利和义务对等。

自卑的代偿是自大。所以忏悔录罕见。

行为和体验

行为治疗重视行为而轻视情感体验,精神分析重视情感体验而轻视行为。

人的心理有行为和体验两个方面。行为是外显的和可观察的,而体验只有本人能直接感受到,别人充其量只能根据行为进行推断和基于自己的体验做类比。

心理机制有两种,即适应和调节。行为目标的选定,达到目标之计划制定,以及在实施过程中随时对行为的调整,属于适应的范围。内心活动,尤其是情感体验、信念和态度的自我改变,叫作自我调节。

一个人的行为受着社会要求和个人自我需要的双重制约,既符合社会要求又满足自我需要的行为,可称之为两全行为,这是精神健康的特征性行为。在满足个人需要的同时却与社会规范背道而驰的行为,是反社会行为。符合社会规范与个人需要背道而驰的行为是自我折磨,这是神经症行为的特征,也是心理冲突的典型表现。

精神痛苦不能老是忍着。

基本需要未得到满足的各种病态,自以为在追求高层次的需要,其实总是在以不成熟的行为模式追求基本需要的满足,表现为过分的代偿。

所谓高层次的需要,实际上是个人化了的和内在化了的群体或社会需要。

理智化成了神经症经常采用的一种防御机制。

人生是有局限性的,关键在于接受,这就是健康的人生态度。神经症性的基本态度是不接受,虽然无数次碰钉子仍然不放弃完美主义。

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有消极与积极之分,消极的行为只是为了免于惩罚,积极的行为是建设性的,甚至是创造性的。

弗洛伊德特别重视个人的性爱需要,是有道理的。一方面,文化对性欲和性行为实行多层次多方面的控制和约束,以致性爱的满足容易受挫。另一方面,性爱的需要具有跨层次的性质。从动物式的本能到文学艺术。只有适应和调节机制都相当完好才能使性爱得到充分的满足。

调解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就是自我情感,自我情感大体上可以分为自我满意的和自我不满意的两类情感。调节的主要内容是自我评价(过高、过低或相对地恰如其分)和情绪(稳定性、对新鲜刺激的易感性、愉快或不快的情绪)。

调节可以是消极的,单纯为了减轻痛苦和不快体验。弗洛伊德的防御重视的是消极的调节。唯一例外的只有升华。

心理冲突者由于过分压抑,实际上总倾向于谋杀个人的主观需要。

调解良好的人保持有活跃的动机。

良好的调节对适应起促进作用,适应不良和调节不良二者互相加剧。

适应和调节是相辅相成的,调节是为了适应,适应也需要不断调节。调节更多的是自我调节。良好的调节能够更加适应。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