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之约首页投稿

心灵的出口

2020-03-21  本文已影响0人  笔下华年

我小的时候特别喜欢唱歌,音乐像是给我的生命打开了另一扇窗户,在那里我感受到一种别人都不知道的美丽,这令我无比向往。直到初中的时候我央求父亲送我去学音乐,可是他百般不肯,最后我只好作罢。那时候连我自己都以为对音乐的喜爱只是自己暂时的兴趣而已,直到我工作几年之后,才清楚地认识到原来音乐对我来说是一生所爱。

如今的唱功大不如从前,但是走在路上的时候依然忍不住会哼唱几句,每天出门也都戴着耳机,我一直很想成为一名创作歌手,但是因为底子不行,始终无法谱写歌曲。那个高中的夏天,我呆在屋子里百无聊赖,喜欢听的歌也一首首听腻了,但那种存在在骨子里的表达欲像是即将要喷薄而出的火山岩浆一般,浓烈而滚烫。一种对生活现状的强烈不满,让我整个心里都生出一种叛逆,那是一种被压制的感觉,被生活压制,被自己压制,被不解压制,被一种莫名的叛逆压制。

我开始写自己心里的难过,也写心里的各种想法,写作逐渐成了我生活里的主旋律。我写了一遍遍心里的疑问,逐渐在这样平和的记述里完成了内心的救赎。我不再埋怨父亲,也不再悔恨当初,在夜晚听歌的时候,眼泪也总是在眼眶里打转,伴着轻柔的旋律,回忆的画面一幕幕闪现而过。在夜晚写作,动情之处,也总是泪眼模糊了视线。而音乐与文字的交融让我感性之余又存有一些理性。这让我觉得成长即使多么曲折,多么不堪,也有着它独特的一种意义。

我将音乐里的感受写在我的文字里,就在这样破碎的成长里,我在音乐与文字里汲取着一种温暖,逐渐内化为一种力量,我的父亲至今都不知道我的内心里究竟经历了什么,那一年我因为心理问题患了恶疾,他陪我去医院,40多岁的他从未惧怕过人生任何困难,可是那天他却站在我旁边哭了,我感受到了他心里的无助。之后我每次怀想起这件事,都会对当时的父亲感到丝丝怜悯,悔恨当初自己的无知与叛逆。

我们的父母都是凡人,不要将他们想象成一个无所不知的超人。我想到,即使那年他阻止我去学音乐,也是另外有原因的。想到这里的时候我释怀了,当年他对我的“冷漠”也似乎有了答案。

有一天在看林清玄老师的散文,有一篇是写他少年时期的迷茫的,大意为:我笔耕不辍,就是为了给我心里的感情寻找出口。那一刻我忽然找到了内心的慰藉,在那样优美的文字里,我醒悟到一个人的心灵是需要出口的。

身边的很多人都以为我笔耕不辍是为了某一天能够写出名,是为了谋取更多的利益,其实我的初心很简单,就是热爱生活,想要表达出来。现在日益物质的社会,让我觉得很不适应,我怀念当初那个单纯的我,怀念当时为了寻找心灵的出口,一直思考着痛苦着的我,那段经历很不堪,但那种真实与努力想起来常常令人感动。直到现在,我也一直坚守着做个单纯简单的人。

我尚且不知道这样做的意义,但是吾心宁静,即是出口。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