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2023-08-25  本文已影响0人  读写缘

【原文】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日以求得?有罪以免耶,故为天下贵。

【解析】

    道,是万物的主宰。它是善良之人的法宝,不善良之人的依靠。美好的言辞能够换来别人的尊重,高尚的行为可以得到他人的重视。百姓中即使有不善良的人,大道又怎么会随意抛弃他们呢?因此,与其设立天子、设置三公,让这些人坐在四匹骏马拉的马车上,并双手奉上美丽的玉璧,还不如坐下来深入了解“道”的意义。古代人把“道”看得无比贵重,怎么可能不长期求索以得到它?得到它,就能够免除罪责,所以天下之人才如此重视“道”。

    “道”的美好以及作用,就在于无论是好人还是坏人,君王还是百姓都可以借助于它得到满足。“道”对世间万物是平等的,这也正是它的博大之处。

【认识及感悟】

“道”存在于万物间,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只要你认识到道的存在,能够顺“道”而为。不管是善良的人,品德高尚的人,还是谦谦君子,或者说小人君子只要得道,就会有所体悟。特别是小人,即便做绝万恶之事,道也不会抛弃他,这仅是没有顺道而为罢了。

道德博大与海涵是我们人类所无法考量的。海纳百川、上善若水、宁静致远,都是“道”的博大精深。只要融会贯通,就是得道和守道。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