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多伦多
多伦多去过多次,每次呆的时间从十天到两个月不等,这次因为疫情的关系,是呆得时间最长的一次,接近三个月。
一直想写写这个城市,但却总觉得无从下笔。因为一个临时歇脚的过客看到的还只是这个城市的九牛一毛。但这些零零碎碎的片段,也还是大致能看到一个多元的多伦多。
关键词1:破旧
多伦多是加拿大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加拿大的经济金融之心。但这一点在我第一次去时并没有感觉到。
那时女儿刚去留学,2012年的冬天,我第一次去看她,也带着好奇之心观望着这个城市。马路很破也不宽,有很多坑坑洼洼,高楼大厦很少,除了市中心。公交车也不多,还经常晃晃悠悠地晚点。马路上行走时,很少看到路人,似乎这个城市的一切运转都在车里和房子里。
除了富人区,大部分西人的房子是小小的house,一层楼两层楼居多,周边是大片的废地,任其自然地长着野草,很多高高低低的灌木也是无人打理的,夏天时似乎感觉置身于一个大农村,冬天那片绿色消失,则感觉一片荒野。
所谓的公园到了冬天,就是一片草木萧瑟,除了碧蓝的天,就是无垠的地,天和地接着,有一刹那让我以为自己来到了西藏。
可惜,我没有在加拿大最美的秋天去过,想必那时会有一些迷人的风景。
关键词2:友好
女儿的homestay是一家典型的加拿大本地人,非常热情好客,为了迎接我的到来,他们提前一周就开始准备布置家里的圣诞装饰,花了好多钱买装备,布置了一个模拟的游乐场,里面有小火车,还有城堡。女儿说那一周他们家里最重大的事情就是这一件,两个大人四个小孩每天为此事忙碌着。就等着我去时展现惊讶喜悦的眼神和惊叫。许是因为女儿事先打过招呼,我那天表现得特别惊喜,女主人笑得很满足很开心,不过说实话,那游乐场确实惊艳了我。这件事在之后的脑海里反复出现,总是会展现一个问题:他们不辞辛劳地挣一点点homestay的钱,为何却花大价钱布置这么一个游乐场?后来去的次数一多,就会发现,他们真的很加拿大。这就是很多加拿大人的生活态度。
加拿大的善良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女儿刚去时,还不到十六岁,有一次坐公交车坐反了方向,在车上着急地联系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我让她去找司机,于是,这个司机就把车停在了路边,专门给她画了回去的路线图,路上,一位老奶奶一路陪着我女儿坐回程的公交车,直到我女儿到站,她才又坐车回去。这件事让我对女儿在这个温暖的城市很放心。
记得我第一次去时,在一个早上,想走路去看看女儿的高中,女儿还在酣睡,我便自己拿了个地图就出发了。可是,走着走着,迷路了,好不容易遇到一个加拿大人牵了一条狗在散步,我跟他说我迷路了,他哈哈大笑,说这是在加拿大,你不会迷路,说完按我的地图指了一串方向。可能是我理解的问题,越走越不对,于是,又逮到一个本地人问,又热情地给我指了一串方向,还陪我走了一段,这次,终于对了。回家后,和女儿说起,女儿说这就是加拿大人,他们会不厌其烦地帮助你。
关键词3:华人多
多伦多有许多华人,多到让你感觉仿佛是在中国,尤其是去商场和超市,到处都是华人的面孔,年长的华人很多是广东、福建和香港人,年轻的基本就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留学生。年长和年轻的有一个很明显的区别,年长的华人大部分很朴素,甚至比国内很多同龄人都朴素,白头发也都顺其自然的白着,很少染发,可是年轻的留学生们大部分名牌加身,女孩子们大都化着精致的妆。华人多的地方很多人讲粤语,当然也有一些普通话,但基本上刚开始交流时,都讲英语,因为分不清你是来自中国还是韩国和日本。
华人的店铺也很多,尤其是餐饮店,各种口味的都有,但很多菜的味道比国内还是略逊一筹,比如浙江有名的连锁店“外婆家”“绿茶”,我去吃了后的第一感觉就是东施效颦。不过,这毕竟是在多伦多,不是中国,这么一想,也能原谅了。
因为华人太多的缘故,很多商场都有专门的中文导购,甚至开通了支付宝、微信的支付方式,当你去购物时,会发现中国人几乎是最受欢迎的客人,尤其是中国大妈,这与国内的很多报道是相反的。其实,这个道理全世界都一样,商人的主要目的还是盈利,而中国大妈们是最好的消费群体,到哪儿都会享受到宾至如归的感觉。
关键词4:迷糊
多伦多不定期地会发生一些枪杀案,有一次正好发生在女儿工作的商场里,然后商场到处是警报,提醒大家关好店门,几个小时后,警报解除,一切又恢复正常,枪击犯也没有抓到。多伦多很少有抓到犯人的办案,但人们似乎也不着急,警察们也不焦虑。然后过一段时间,又爆出哪里有枪击案的新闻时,似乎也习以为常地不紧张了。
多伦多的路一直在修着,修路的工人是国家公务员,所以,我看到的是,几年了,他们一直在修路,但似乎一直没有修好。人们也不急,堵车时,没有一个人按喇叭,神态自若。女儿的车顶上有个粉色的小猫咪的装饰,堵车时,旁边的西人司机便会欣赏一会这个装饰,然后露出开心的笑容,等到前面的车已经开走了,他还没反应过来。
每次去多伦多,都要过海关,第一次去时很紧张,准备了很多的问题答案,结果只被问了一句“why Canada?”,还是一句省略了很多词汇的语法极其不到位的句子,我也只回答了一句“visit my daughter”,就过了。之后的有几次更简单,指着前面人问我,“你们一起的?”,我瞎点点头,就算过了。这可是入境海关。可是,官员似乎还没睡醒的样子。这也很加拿大。
不过,也有被问得没完没了的时候,比如这次从美国回多伦多,过温莎边境,一屋子海关官员都在那儿聊天,只有一个女士在工作,看了我的护照,又来了两个女士,然后问了一串奇怪的问题,比如“你为何带这么少的东西?”“你做教师多少年了?”“为何你现在还在放假?”直到我和她们解释,现在中国的学生在家上课,她们才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这不像是一次过关,更像是一次聊天。不过,这非常时期,上面规定必须要对中国人多加盘问,可能她们也是没话找话吧。
我们租住的condo经常会有消防警报,可我似乎很少看到火灾,但总能看到消防警察和消防车严阵以待的出现,喇叭里一阵警告,第一次听到时,吓了我一大跳,以为我要被烧死在楼里了,但一会儿,就看见消防车和警察都走了。慢慢地,听多了,就习惯了,然后会心一笑:好吧,这就是加拿大。
但有一次的警报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因为所有人的手机都响起了警报,而且是在半夜。手机上出现了一条短信,是有个孩子被绑架了,有绑架者的车牌号等信息,要求全民注意。后来,那孩子找到了,可惜已经死了,这件事情很快上了新闻媒体的头版头条,这可能是我印象中最不迷糊的一件事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