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父亲
母亲打电话给我,说得眼泪涕流。在电话里父亲又控诉了一遍。但是话锋一转,还是要求我回家劝父亲回家住。因为父亲搬回老屋住了一个多月了。老房子是废弃了多年,一直没有人住,没水没电,怎么可以住人呢?
我只能叹息,这样的剧情上演了几次了。他们越到老年似乎越不能相互包容。
“妈,你不能少说两句吗?非要把事闹得这样?”
“是你爸心太硬了,对外姓人都比对我好……”
母亲一听这话立马激动起来,“你们都一条心,就我是多余的讨人嫌。”隔着电话都能感受她的怨气。我只能不作声。
父亲老实巴交的人,不是把他逼到没有退路了,他不会这么决绝。一直以来,父亲跟母亲的交流,沟通是通过吵嘴来进行的。小时候的我们是在他们的‘战火’中度过的。
母亲强势,爱唠叼也喜欢碎碎念。事无大小都要求父亲完全的配合她。
如果父亲稍有不服从,母亲就会声泪俱下的数落她的不幸,丈夫不好,儿女也不听话。仿佛一切的痛苦的根源都是父亲。
父亲不善言词,辩驳不过母亲只能认同她的意见,要不然母亲是不会认输,这个家就没有宁日。父亲气红眼的时侯也动手打过母亲。但也没让母亲屈服过,反倒多添了一条母亲数落他的罪证。成了母亲心上的一个伤疤。每次唠叼起来都会心酸落泪。
一辈子就这样过来了,每一次的妥协成了习惯,一来二去。母亲就成了父亲的代言人。
我回家,是为了目的达到,也顾不上父亲的感受。心里还是有怪他们生出事端来耽搁自己的意思,语气就有些急燥。父亲耸拉着头,也不辩解。但还是不愿回家。眼看说服没用就动了蛮力,不在向他意见,强行收了他的东西要他回家。
他跟在后面,很憋屈的样子,我心里又难受起来。父亲的心像一座孤岛。我们就在河的两端,我过不去,他不过来。他的心是孤独的,我只知道牵就安抚母亲,从没有考虑过他的感受,因为他的不说。
父亲吃过很多苦。身上有着他那个年代的烙印。勤劳,正直,善良,坚硬。
有时他的心坚硬的,硬到可以伤害到家人。但是他又是软弱的,一直逆来顺受。忍受着现实的苦难,忍受着一眼望不到尽头的生存挣扎。
起早贪黑,辛苦劳作,仅仅是为了让一家人有口饭吃。但我们经常饿着肚子。为了找点买盐的钱,父亲要在收工以后,饿着肚子去挑两百斤重的煤挑子。偷偷赶几十里的山路挑去买。
父亲还偷种果树,却被抓住当成搞资本主义典型。在社员大会上被批斗。当时小小的我也懂得了愤怒反抗。一直忘不了自己当时都有要打死那些人的意愿。父亲只能逆来顺受。
父亲的心被重重苦难磨砺成坚硬的壳,生存的重担一直让他负重前行。直到土地承包到户,我们一家才吃上饱饭,父亲脸上也有了些笑容。
年青时的父亲脾气暴燥。小时候调皮捣蛋做了错事,都会招来父亲的一顿棍棒教育。他信奉棍棒底下出好人。
我们四娣妹也确实如他所愿没有走上偷鸡摸狗,坑蒙拐骗的道上去。但也因为惧怕挨打不敢造次。直至长大成人,都是胆小自卑循规道矩的人。用现在的话说,父亲的严历保守泯灭了我们的天性。
以前还心存不满。现在我也人到中年,方明白他的苦心。
在那个粗暴荒凉的年代。艰辛,屈辱,不平,怨愤是生存的常态。心里一定聚积着无从发泄的情绪。他能对着谁发呢?只能是弱小的孩子和倔强的妻子。他只能无法自控地把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
我们就成了无辜的承受者。我没法去谴责父亲的粗暴。他一定是被逼到情绪的临界点才会狠揍自己的子女。在意识里也是希望子女做个好人吧。
我们都有一两次记忆深刻的被父亲狠揍的经历。偶尔还会说起,调侃着当时谁因什么事被父亲狠揍。哥哥有次被打得最无辜,仅仅是因为失手打烂了一个炉子。在那物质溃乏的年代,一件物品可以比一个孩子更物化。就是父亲觉得那个生火的炉子比儿子的皮囊更珍贵。
皮肉之痛早己散去,但留在心里的烙痕犹在。父亲听了也不辩解,只会脸有愧色地走开。
我女儿听说她外公会为了一点小事大动肝火的揍人,很惊诧的瞪大眼晴。
“会那样吗?外公哪有那么狠心!小时侯给我梳头都怕我痛,会轻轻的,比外婆还会梳。”女儿小时侯在外婆家住了两年。
这下轮到我惊讶了,“外公会给你梳头?”要知道从小到现在,父亲从没表达过一次对儿女的爱。
“当然,外婆不在,都是外公给我梳头,他还学会辫辫子。”女儿很得意。
“你外公的脾气有十股现在也改了九股半了。”母亲不生气的时侯,还是会说公道话。
是啊!父亲的脾气在不知不觉中己改变了很多。心也柔软了很多。他会在阳春三月给孙辈做风筝,会带着他们一起展开笑颜放飞心情。
父亲不愿意给儿女添麻烦。执意要自食其力。他对土地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他总说“我现在做得少了,这点活算不了啥子。一点都不累。我还能做。”
在这一点上,他很固执。有时我们说的都心生怨气了,觉得他累病了就是在给子女制造麻烦。
多说几次,他火了“我做我的,又没碍着你们什么。一定要按你们的意思才行吗?”
话到这份上,我还能说什么呢?觉得爱莫能及落得清闲。
只是每年他过生日的那天。我会强制自己回家看看他。给他点燃生日蜡烛的时侯,父亲的脸还是笑得像菊花一样。过后就开始埋怨生日蛋糕太贵了,是浪费。他一直改变不了他节俭成癖的习惯。尽管每次都跟他说,现在不愁吃穿了,要改改习惯了。但他我行我素。
父亲老了,这是我今年才强烈感受到的,这让我内疚。他背佝偻得更历害了,眼睛深陷,多了很多皱纹。
“爸,你坐下来摆哈龙门阵嘛。”
我竭力要他休息一会的时侯。他似乎才勉为其难的坐下来。很想让他融合到一家人聚齐一堂的欢乐时光中。他却总不能。就那样闷坐一会又起身去他的事去了。
这是我最感失望的事,一直想让他的心灵不孤单,充盈着爱感受着幸福。父亲的心就像一座孤岛,他于我们只会默默守望。
唯一看到父亲发自内心的喜悦是过年回家的时侯。他说“老房子那边养的鸡给你们留得有。回去的时侯记得逮两只回去。”
“爸,你养了好多吗?”
“几十只。今年养鸡特别顺利,沒得病,成活率也高,年过了我还要多喂点!”他信心十足。
“累不累嘛……”我正打算劝他放弃。话沒完。父亲眼神暗淡下来,“我不做点事,我做啥子嘛。庄稼也不做了,土地都荒了……
我哑然,一直以为他们衣食无忧别无所求。一直以为平时的三五个问候电话,难得的一两次回家,就可以包括了他们的所有生活。其实我们忽略了他们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存在的意义。
对于父母我们远远差于他们对子女的负出,父母对子女的要求低微到可以忽略不记。而子女对父母只在于他们‘好好’活着不要增加麻烦。至于他们是怎么活着一概不用去过问的。
父母老了,总以为他们好,为借口去干预他们的自由,去剥夺他们的权力。总以为让他们有饭吃有衣穿就是孝顺。其实,极致的孝顺是尊重。尊重,让他们能轻松,愉悦地安排自己的生活,有尊严地慢慢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