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丁与木匠》笔记
作者很毒舌 “讲述养育和健康饮食的书籍越多,就越显得它们毫无作用。如果有一本书管用了,其他书自然就不会出现。”一边调侃自己 “我的话都没啥用”,一边一竿子把其他人也都打落水。
讲到养育,作者首先提出一个核心概念叫做“可进化性”:对整个种群来讲是否容易产生新的变化,哪怕是随机的变化,都会让这个种群更丰富多样,增加其适应性,从而实现反脆弱。人类漫长的童年的主要任务是在父母的庇护下,获得自由探索的机会,是应对变化世界的“可进化”策略。
作者的观点:当一堆银发教授争吵人类的战争的胜败才是对历史发展最重要时,是不是要反思一下,如何耕种、如何灌溉、有啥新的蔬菜或粮食物种输入,有什么新的纺织和造纸方法传播文化 更重要呢?( 黄仁宇的 万历十五年 描述的就是一个没有重大历史事件的年份,但是影响了中华文明的走向。)哪个才是更底层的逻辑驱动力?
作者信奉底层的小变化累积成巨大的差异表现,人类社会目前所面临的剧烈变化,源于一系列底层的生活模式的小改变。人类的生物进化已经趋弱,代之以文化进化。而文化的传承要跨越照顾者和子女的代际,所以培养孩子灵活学习的能力,特别是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家长在童年最应该着力创造学习探索的环境,才是养育的关键所在。
接下来作者从几个方面阐释了儿童的学习:孩子的学习方式是 边看边学,边听边学,边练边学。孩子不会被动的接受塑造,他们会主动的解读并吸收学习,通过推断因果关系,只学习有效的部分,而过滤掉无效的细节。这背后是儿童大脑强大的推理能力。(神奇呀!!!!) 孩子会理解人要实现的目标和意图,并计算推断高效实现的方式。孩子会判断哪些人是权威和专家,特别是跟他有亲密联系的人。在对权威和专家的模仿过程中,他会“一字不漏”的过度模仿。依恋关系或者说照顾孩子产生的信任关系,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中至关重要。孩子会通过观察分辨出你对一个问题的答案有多自信,决定他的反应;孩子也有“从众效应”,会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
孩子坚持问为什么,直到他们获得一个很好的解释。如果你的回答不能让他满意,他会反复问相同的问题,有时会回溯到前面的问题。孩子问为什么是希望深入的理解世界,特别想总结自己的一套判断规则和原则。孩子们天然的想要探寻事务背后的深层原因或本质。很多时候孩子犯错是想要探寻事务背后的东西,而事务不够深刻;或者我们成人想当然的认为事情就是这样,并没有更深刻的本质隐藏在后面。
孩子一个主要的成长过程是在玩耍中实现的,特别是孩子的社交能力的发展。灵活的高超的社交能力本质上是 见机行事,能够灵活,流畅的做出各种社交反应。玩耍本质是社交活动的演练,基于多个同伴,观察不同同伴的反应和行为,彼此活动。玩耍对大脑的影响是 增加其可塑性,即使成年后表现依然差别很大。自发、随机、自主的玩耍,有助于孩子的学习和增加大脑的可塑性。
随着孩子的成长,步入学校,学习的环境和模式发生重大改变。学龄儿童的最重大转变是从家庭和照顾者为核心的生活模式,转变到以“同伴”为核心的社会化生活为核心,逐步为未来独立的社会化生活作准备。但是学龄儿童最重要的学习并不是课堂学习,而是发生在课间、午饭和放学路上,这些宽松的新探索环境。注意力从儿童时期的探索式学习,广泛的注意力关注,转移到专注式的掌握式学习。注意力所在的地方是儿童想要学习的地方。可矛盾的是学校比拼的是标准化测试的成绩,也就是专注力的比拼。探索式学习的场景被老师和家长所反对。
作者推崇主动探索式的学习,家长在其中的主要任务是维护良好的亲子关系,提供探索式学习的环境资源,作文化代际传承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