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的力量打卡第一天
一、看视频第一集,两遍,学习收获有:
1.我们没有办法听真话,我们只想解决问题,不想寻找根源。
听到娃的真话,你有没有受伤,你有没有照顾你受伤的心灵?你怎么照顾?你会不会照顾?你照顾了以后,是怎么跟娃说话的?
听到娃的真话,你还很烦躁,你没有办法解决自己的烦躁,就想解决娃的烦躁,根本就行不通。学会解决自己的烦躁。从原生家庭中,重新回到童年去解决,即回溯(历程性对话)。
2.我们都忘了娃是怎么形成今天的状态,改变的要大人。
我们允许孩子真实地表达,但是要注意态度,人和人需要最真实的交流,需要坦诚地联结。
如果有话憋在心里,一开口就是指责,沟通就日益不畅,两颗心就慢慢走远。
3.如何面对真实沟通的情状?最重要的是和自己链接。一个孩子真实地和你说话,你真的能接受吗?
父母要接纳自己做不好,负责不自责,自责是拿刀插自己,负责就是让自己站起来,我可不可以对自己坦诚,我做不到不自责,但我可以决定不自责。
人和人之间可不可以自然地流动,我可不可以因为他说真话而不受伤,我们内心脆弱的伤,让我们不敢真实地面对。
二、看书,收获如下:
阿建老师讲述自己年少时赖床的经历,他说:当时我的赖床情况,任何人教训我,指责我,提醒我,可能都没有用,因为我内在有压力,这压力的应对成了惯性,于是我惯性的起不了床,爸爸也是惯性地对我责骂,问题永远不会改变。
我对这段话的感触是:连用三个“惯性”,道出了亲子沟通中问题存在的根源:父母的惯性责骂,孩子的惯性压力应对,导致孩子惯性的无法动弹,这固定的互动模式,无助的惯性循环,使孩子失去对自我的觉知和行动的力量。
我学到了什么:对话的步骤
1.点出对方的情绪
2.宁静缓慢,继续好奇,探索对方的情绪
3.重复对方语言,核对讯息
4.进一步探索、进一步核对,继续正向的好奇,问题聚焦在对方的资源,用正向的好奇,唤醒对方的觉知,觉知自己的处境,觉知为自己负责,为自己选择。
今日金句:什么是觉知?通常指责、讨好、说理与打岔,往往让孩子创造新的情绪,情绪于内在翻滚,还要应付外在世界,哪里有机会觉知,去看见自己的问题?我的谈话之中,以好奇引导孩子,让他慢慢看见,他如何面对问题?如何面对困难的情境?逐渐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意识到自己所选择的方式,是不是他真正想要的?这就是一种觉知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