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财务思维”,再努力也赚不到钱

2018-08-16  本文已影响0人  那春生
没有“财务思维”,再努力也赚不到钱

靠努力赚钱能让人钦佩,但却是最低效的赚钱方式。

之前刷爆朋友圈的《凌晨三点回家:成年人的世界是你想象不到的辛酸》,引起了无数职场人的现实焦虑。

可问题就在于,靠拿命去换钱并不值得炫耀,这种做法除了能感动自己并无他用,更何况拼命和成功从来不会划等号。

不信你去问那些赚了大钱的“成功人士”,很少有人把自己的成功归咎于能力,更多的会说自己靠的是运气。

正如我之前所提到的,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成败,很大程度不是由我们自己个人的能力决定的,而是被大趋势决定了。

所以今天我所要谈的,并非是如何找到自己赚大钱的运气,而是当我们站在一个竞争充分的市场中,如何才能稳定的“赚小钱”。

比如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善于钻营的生意人,他们未必有马云、雷军、刘强东那样伟大的商业格局,但却精于计算,对钱特别敏感,所以一年下来也能赚的钵满盆满。

据我观察,这类人身上都具备一种独特的生意头脑,我管它称之为“财务思维”。

在我看来,生意人赚钱多半靠的不是创造价值,而是传递价值的事情。

换言之,他们更善于利用资金的流动性来赚钱。

好比之前我看到过一个故事,想必你也听过。

一位富豪到华尔街银行借了5000元存款,借期为两周,银行贷款必须有抵押,富豪便用停在银行门口的劳斯莱斯做抵押。

银行职员将他的劳斯莱斯停在地下车库里,然后借给富豪5000元。

两周后,富豪来还钱,利息仅15元。

这时候,银行职员发现富豪账上有几千万,问为啥还要借钱,富豪说:“15元两周的停车场,在华尔街是永远找不到的。”

从这个故事中,你能看到一个细节,富豪用自己的存量资产(劳斯莱斯汽车),省掉了几百美金的停车费,实际上就是赚了几百。

他告诉我们一个核心道理,放在手里的钱无论多少,都只是存量,并不能产生额外价值。

而只有流动起来的钱,才能随着时间创造出更大价值。

1、普通人把钱当“劳动成就”,生意人把钱当“生产工具”

记得很多年前,有次我去银行办理业务,一件事情让我记忆犹新。

在银行的柜台前面,营业员突然跟一个大妈吵起来。

我坐在旁边听了半天才明白,原来是大妈取了3000块钱,数了一遍又让营业员再存回去。

然后还理直气壮地说:“这是别人还给我的钱,我先取出来看看有没有假的,再存进去才能放心!”

当她喊出这句话时,周围人全都惊呆了。

这件事情虽然听起来像个段子,但换到现实的职场中,其实80%以上的人都有这种思维。

比如我们辛苦努力工作,每个月最开心的时候,就是发工资的那一刻。

那一天,有的人会时不时翻看自己的手机网银,欢欣雀跃的等待工资到帐,然后再拿着到手的工资撒了欢的大吃一顿,或是去买好看的衣服。

当然,也有的人会把到手的工资,牢牢地锁定在自己的小账户里,心里盘算着等攒够了一个数目,就可以做出一个重大的购买决定。

以上这些想法,统统都是“存量思维”,因为它与金钱的最优价值完全相悖。

换言之,钱在普通人眼里是“生活资料”,而在生意人眼中是“生产资料”。

比如前面提到的开劳斯莱斯的富豪,他为了省几百块的停车费去向银行贷款,这其实在经济学上,叫做“帕累托最优”。

简单解释,帕累托最优是一种最高效的资源分配方式,也是一种共赢的理想状态。

比如我有一个朋友买了辆60多万的车,之前用来上下班代步用。

后来他入职了一家国企,上下班都有班车接送。他的车闲在家里也没啥用,于是他就把这辆车借给了一个在家待业的发小儿。

周一到周五,发小儿用其当作网约车赚外快,赚的钱他们二八分。周末朋友要是有事可以随时取回来用。

这样一来,朋友将原本闲置的资产重新流动了起来,极大提升了“帕累托效率”。

所以,回过头来,我发现凡是那些善于赚钱的人,往往都懂得“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道理。

2、普通人视钱为“静态存量”,生意人视钱为“动态流量”

从做金融的朋友那里,我时常听到一个词,叫“头寸”。

比如在《红顶商人》这部电视剧里,男主称钱不是钱,而是“头寸”。

之所以这么叫,是因为对于像男主这样的商人而言,钱只不过是一项要调度的款子而已,和他的药材、生丝没有任何区别。

反之,对于很多像我一样靠技术吃饭的职场人而言,往往对金钱的认识都并不客观。

比如我之前会认为钱是靠辛苦挣来的,里面掺杂着太多劳动的付出与生活的尊严,所以把钱当成是一种汗水与泪水的结晶。

好比我把花钱看作是一种“开销”,但生意人把花钱当作“头寸”。

这两者间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是为钱打工,后者让钱为其打工。

比如做生意的人,嘴巴里常常提到一个词:“周转率”。

好比说你若过年时候去南方,会看到很多做生意的人家门口贴着一副对联,上面写着“货如轮转”。

这四个字的言外之意,就是说大家期望自己的货像轮子一样,转的越快越好,那样赚钱就比较多。

比如你看浙江很多做小商品批发业务的人,他们的商品价格卖的极低,低到只能按毫厘来计算利润。而且他们自己常会说,“我做的这个买卖不赚钱”。

没错,多数做小商品买卖的利润率确实很低,可你有没有想过,他一天能转多少遍呢?

再往进一步说,我发现很多人选创业项目的时候,都喜欢做那些表面上高大上的事情,比如房地产类、工程类。

如果你问身边做房地产的人,他们一定不会否认这个行业的利润很高,但同样他们也会有更大的苦恼,就是投入一个项目的钱好几年才能转一圈,周转率非常慢,所以现金流压力就大。

用财务的话来说:“企业收入高,利润未必高。”

所以,一个合格的生意人,从来不会只关注收入与利润,他还会从时间的维度上关注资金的流动性。

3、普通人看钱是“数量单位”,生意人看钱是“时间单位”

普通人和生意人的金钱观,看似差在了技术层面,但其实是“思维层面”。

比如我之前打工上班,考虑最多的是性价比,即老板给我多少钱,需要我干多少活。当然,如果老板给我的超出预期,那么我也会“以命相待”。

这种想法本来没错,但如果换做一个生意人,他肯定就不能那么想。

比如我身边有几个做政府工程项目的朋友,表面生意上做的红红火火,但私下聊天却吐槽自己很不痛快。

进一步了解,你就会发现原因非常简单,就是很多面对大型企业的工程项目都需要垫款。

用财务的话术来说,这个就叫“账期”。

在所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当中,有个不成文的潜规则,即“进水口快,出水口缓。”

顾名思义,强势的企业会尽量缩短上游账期,并同时故意拉长下游账期。

比如我之前做企业营销咨询,好的甲方通常只会提前付你10%~20%头款,剩下的款项会分三到四个批次,少则几个月,长达几年付清。甚至有的款项拖着拖着就不见了。

换句话说,只有放到你口袋里的钱才是有效率的,因为你可以拿他干别的事,多转几次,从而产生更多资金。

这也就是为什么所有老板都会把绩效奖金、分红放到年尾发,因为这样会大大提升资金的周转效率。

本质上,这也是种先服务,后付费的财务模式。

所以,讲了这么多,财务思维对普通人到底有什么用呢?

首先,未来你应该更多关注自己单位时间的收益。

因为中国人喜欢比较月薪、年薪,而西方人看的是时薪。

比如一份工作月薪3万,每天需要工作8个小时;而另一份工作每天只需工作四小时,每小时酬劳300元。试问你会选择哪个?

按一个月22个工作日计算,后者月赚26400,比前者少了3000多块。但你每月却多了80几个小时,可以拿来陪家人或自我提升,聪明人都知道怎么选。

其次,培养一项可以顺周期赚钱的能力。

所谓顺周期,就是今天收获明天的钱,就像到健身房你先得办会员卡。

写作、讲课、咨询、帮助别人解决头疼的问题,这些都可以预收费。因为你的能力越强势,别人才会甘心提前把钱给你,否则就会出现“账期”的问题,造成你对钱没有任何主控权。

最后,你可以尝试利用资金的流动性赚钱。

用钱生钱,最简单的入门方法就是投资理财。

很多年前我一直觉得理财是个特别难搞的事,但后来发现身边很多的年轻人,都习惯了直接把工资存到一些理财APP里,一个月赚几个盒饭钱,风险接近零,而且随存随取。

这点小收益可能很多人看不上,但我始终相信老一辈说的那句话:“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更何况用钱生钱不耗费你丝毫精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