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感力

2023-04-10  本文已影响0人  橙子_安宁

钝感力

带儿子在小区玩,小朋友玩着玩着,有时候就拉帮结伙。

跟这个玩,不跟那个玩。咱俩一起去那边。咱俩上哪哪儿去。

儿子一直不太擅长交际,这种情况下,他更多时候,扮演的是那个别人不跟他玩的角色。

然后,他就一直围在小朋友周边,转来转去。

我感觉,他是理解别人不带他玩的。但是他又是不理解的,不理解为啥不带他玩。

就这样,一会儿一会儿,有一会儿,就围在别的小朋友附近。

我看着有些难受。

我甚至在想,非得找他们玩吗?看不出来人家不想带你玩吗?

有点点生气的想,这孩子,是迟钝吗?

突然,我脑海中闪出一个词,钝感力。

“钝感力”是由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在他的著作《钝感力》一书中所提出来的。

意为对周遭事务不过于敏感的能力。

想想,钝感一点其实也挺好的。

减轻过程中的感知能力,体味达到目标的快感即可。

是不是,也能这样来换个角度理解呢?

就儿子来说,他的目标就是想找到小朋友,且和他们一起玩。他想要的就是玩耍。

他钝感的面对这个过程中,别人的不带他。

但最后,又来了个别的小朋友,几个人就玩到了一起,他快乐的感受了他想要的的这个结果或目标。

或许,无论对于小孩,还是大人,都需要有更多的这种时候的钝感力。

对经历的过程,更为钝感一点,减弱敏感度一些,减少自己的内耗。

年岁渐长,我们仿佛,早就收起来了小孩的心性。多数的成年人,是敏感的,是多思的,甚至忧虑的。

我们很多很多的能量都是耗在了我们这些敏感和多思上。

再加上,会遇到的种种看不见的真相。

成长的过程,似乎疼痛感和割裂感更强。

就我自己而言,我从小就高敏感度,是不是不受欢迎,是不是做的不够好,是不是让老师家长失望了,是不是别人都比我优秀,是不是大家就不跟我玩,是不是.......

我有那么多想法,却并没有让我更优秀或者更快乐。

比起来,我羡慕儿子的钝感,我觉得,如果可以,我希望,儿子的钝感力,能够长久更长久一些。

钝感力,它不等于迟钝,强调的是对困境的一种耐力,是厚着脸皮对抗外界的能力,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