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理想法

02心语|生命的救赎,终于读写

2024-01-02  本文已影响0人  木槿花等春天

      生命的救赎,终于读写

后疫情时代,学生的心理问题显得很突兀,有的以不上学逃避真实的集体生活,有的以自残的方式消解内心的郁闷,有的虽然在学校但是本该清澈的眼神充满着茫然无措,很多以前未曾遇到的问题呈现在面前,让我不得不去走进心理学,看了二本对我深受启发的书。

读岸见一郎的《被讨厌的勇气》,如断喝令人凛然一震,那些我们竭力寻求的诸多客观理由从来不是问题的原因,而是结果,我们借此让自己躲避、畏惧,真正影响我们的不是环境,不是别人,不是过往,而是此时此刻,我们如何看待这些决定了我们当下和未来的行动,拦住我们的分明就是当下的自己。

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逐渐明白人原来有三种状态:儿童状态、父母状态、成人状态,很多人在父母的挑剔下失去了自我的决断一生不曾自主;一些人始终处于成人状态,明事理、有判断,活出了生命的通透感,实现了天人合一的生命最好状态。与他人的关系呈现出四个象限:我好你也好,我好你不好,我不好你好,我不好你也不好。反思自己作为老师更多的是处于“我好你不好”状态,在严于律己的同时,对他人多了吹毛求疵的苛责,也让我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理解了他人的有限性,获得了心灵的解放。

在参加心理学习的过程中,一直揪心问题学生,在小有收获的同时,就对九年级的一些学生进行心理微干预,把传统的心理咨询化为活动,以【看见更好的自己】为主题,给学生承办了心理疏解活动,把深深的疼惜和关爱都化在了精心设计的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他人的善意评价,和一个自信的、多元的、美好的自己握手言和,当一些学生源自我的力量走出心灵牢笼的时候,我感受到知识赋能所带来的力量。

疗愈他人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对自我的疗愈,后半年我对自己进行了一场生命教育,当真实地面对死亡,在生命无常而乖张的现实之下,那些不得不面对的苦难,让你发现每个平凡的日子都值得留恋和珍视,医疗的作用不是万能的,健康是所有的前提,尽管人生有很多不如意,我们还是要活好每一个当下。军旅作品《士兵突击》中说:有意义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情。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无计可施时,手机里面的短视频不能化解人生的愁苦,只有阅读、写作、音乐、艺术疗愈着生命的疼痛,我躲在了书籍里,理论与文学相结合,专业和心理教育学书籍相结合,有时候其实根本不知道自己看些什么,那就写吧,即使写摘抄也让心获得片刻的宁静和解脱。所以今年尽管守着病人五个月,我还是读了不少书,也写下了三十多万的文字。毛姆说:阅读是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我说写作也是。

读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随着作者走进了东北那片苦寒之地,跟着他们一路游猎一路迁徙,驯鹿饮着清澈的湖水,漫天的星光之下,鄂温克人围着篝火载歌载舞,他们在这片行猎的土地上诞生、遇见、相爱相恨,最后用不同的方式告别人间,或失足跌入湖中,或死于雷击,或与狼群交锋中殉难,或悄然离开,一个个生命在逝去,一个个新的生命在诞生,这就是世间真实的状态,生命有枯萎也有重生,有沉没也有崛起,没有不灭的篝火,没有不到的春天,顺其自然、顺势而为是世间最美的状态,不能强求、不可强求。

是阅读和写作把我现实中解脱出来,给心灵暂时的宁静和安慰,是读写让我穿越生命的崇山峻岭寻找到一方暂时的桃花源。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云水间。读写是生命的救赎,救我于苦难和困顿中,那些留不住的就让它归于大地田园,留下的且更坚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