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

青,天水濯碧而藏

2019-01-22  本文已影响0人  雨声笙笙

——“千峰翠色”黄岩窑青瓷陈列暨陈均林青瓷坊青瓷拉胚体验             

    时光不待,草木有序,那数千年的明与灭,亡与火,是塞上夜紫,江南烟雨,是盛世繁华,禾黍荒凉,是历史曾经鲜活的画面和流转存续的意念,亦是瓷器反复描摹的背景。

    浙江是青瓷之乡。越窑、龙泉窑都是载入史册的名窑,所烧制的青瓷产品类玉类冰,光彩照人,行销海内外。 

    越窑青瓷清脆莹润,温润如玉,唐人陆龟蒙诗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黄岩窑属越窑系统。青瓷胎质细腻,结实坚硬。器物内外施满釉,釉呈翠青、青中泛黄、灰青诸色。釉层较厚,玻质感强,有冰裂碎纹。胎骨坚实,胎釉结合致密。釉色丰润雅丽,滋润光泽,透明如镜,似冰如玉。其产品以圆器为主,器物有碗、盘、瓶、壶、罐、炉、洗、鼎、粉盒、碟、杯、盏、盅等种类。碗器型有撇口、葵口、敛口等。琢器数量不多,大致有壶、罐、盏等。

    收在黄岩博物馆的五代黄岩窑青瓷香炉(位于灵石寺塔展厅),古朴端庄,色泽莹润,器盖圆弧呈半球体状,盖镂空,三瓣卷忍冬纹为主纹饰,叶瓣有箆状纤细划纹,上下口沿各饰二道弦纹带,上带四面相等,饰四枝覆兰,下带为仰兰,腹部刻划五道弦纹,下腹作重瓣仰莲一周,精巧绝伦。青瓷蝶恋花五足鼎,纹饰精巧,古朴典雅;鹦鹉纹青瓷盆,纹饰生动,富有特色……

    八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双手捧起的烈火,变成世上最缤纷的落日——陶器诞生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制作陶器的文明古国之一。瓷器则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发明创造,自东汉浙江上虞烧造出成熟青瓷,迄今已有两千余年。

    上世纪50年代在沙埠等地发现的黄岩窑青瓷窑址,烧制时间为晚唐至北宋,而黄岩窑的烧制时间,则可一直追溯到西周时期。黄岩沙埠窑以优美端庄的艺术造型、滋润光泽的釉色、丰富多变的纹饰、苍劲有力的刻划刀法取胜,被陶瓷界誉为“一枝后起之秀的制瓷鲜花”。

    黄岩窑青瓷技艺繁杂。就粗粗来看,有练泥、制胚、印胚、削胚、晒胚、刻花、施釉、装匣、烧窑、收器十个基本环节。练泥要从矿区采取瓷石,采用人工或水碓捣细,经淘洗,沉淀除去杂质,然后用手搓揉,或用脚踩踏进行练泥,把泥团中的空气挤压出来,并使泥中的水分均匀,达到质地柔软细腻。制胚则是泥团摔掷在辘轳车的转盘中心,随手法的屈伸收放,拉制出胚体的大致模样。印胚和削胚则是对其进行修整。之后将加工成形的胚进行晾晒,然后在半干或已干的胚体上刻花。之后是施釉、装匣、烧窑收器 其中烧窑的温度要达到1250°~1300°左右,同时还要掌握窑温变化和烧制时间,技术要求十分之高。

    8月4日黄岩博物馆联合陈均林青瓷坊展示青瓷拉坯的过程,体验青瓷拉坯。陈均林大师师从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徐定昌先生,龙泉市首席技师,龙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2018年4月入驻黄岩沙埠镇霅溪村成立陈均林青瓷坊,致力于恢复千年沙埠青瓷烧制,传承发展传统文化。在陈均林大师的指导下,我完成了一个碗的制作,期间更是失败了好几次,青瓷拉胚是一个技术活,用力的大小和方向,以及手脚的配合(脚踩踏板控制转盘速度) 都需要讲究,虽只是浅涉,已经感受到了青瓷制作技艺之精妙。

    “雨过天青云破处”,青瓷是人工制造的翡翠,是山川精华与人类智慧的完美结晶,面对这样的极致之美,我们只有赞叹和倾倒。

                      记于2018年8月4日

青,天水濯碧而藏 青,天水濯碧而藏 青,天水濯碧而藏 青,天水濯碧而藏 青,天水濯碧而藏 青,天水濯碧而藏 青,天水濯碧而藏 青,天水濯碧而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