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计划——序
在一本书中,作者说到这样一件事情,小时候家里穷,没有看书的条件。自上了大学之后,才开始陆陆续续的接触到各类书籍。30岁之后,便开始系统的看书。当时看完这段话,我就去搜索了系统看书。我记得搜到的是这样一句话:确定一个感兴趣的领域,然后专门看这类书籍。有的人和我说,这是时间问题,等你到了一定的年龄,自然就会系统的看书了。
《财务自由之路》的作者博多·舍费尔平均每年看150本书。世上好像真的没有不看书的聪明人。查理·芒格说,“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没有哪一个不是每天看书的”。
《月亮和六便士》虽然还没有看完,但是已经完全理解了为什么当时一个朋友会说,在他辞职去走朝圣之路之前要再看一遍这本书。撇开这本书涉及到的三观不谈,斯特里克兰的执着和对谁也不在乎的脾性深深地引发了我的思考。他的有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你和我争吵的唯一原因,就是因为我连半毛钱都不在乎你怎么看我”。
无意识当中,也许我们都会很珍视自己对那些人所拥有的权利,那些重视我们看法的人。而对那些我们没有这种影响力的人则很厌恶。
我突然发现,摇摆不定,反复纠结的人可能存在着一个因素,那就是不愿自己承担后果。我就是这样的人。以前我总是将这些归结于天秤座纠结的天性。想起舍费尔说的一句话:你将责任推给他人的同时也赋予了别人权利。
这可能就是我将这两本书联系在一起所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位著名经济学者说,所有对书产生的困惑,其本质是在于没有完整的知识体系。关键在于两个字:通、量。
- 通,即通识。打通各个学科之间的藩篱,独立思考,提炼出有用的东西,让知识为我所用。
- 量,即数量。海量阅读。
有了完整的知识体系,是不是就意味着系统看书了?
最近加入了一个俱乐部,量化的目标是用一年的时间学习300本书,其中50本精读,250本泛读。这是一次极为充实的旅程,我也相信会收获颇丰。
在正式开始之前,我发现我之前看书总是没有将历史背景和书本紧密结合在一起进行思考。应该先从作者的背景入手,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政治背景。看完结合背景思考作者想要传达的是什么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
最后,放一段三毛的话。
很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愿我们能找到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