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压力与经济学
大家好,我是杨少侠,一枚北漂程序员,20、21年成长会会员,参加过五期读书活动。很高兴今天能在这里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读书收获。我今天分享的主题是《个人压力与经济学》,因为最近工作压力比较大,再加上读书活动的三个全面,压力山大,所以想结合经济学的读书活动,探讨一下如何解决压力过大的问题。
一、个人压力
百度百科上对于心理压力是这样描述的:
心理压力是压力源和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压力产生的身心历程是:压力的来源-威胁的知觉-焦虑的反应。
我来说一下自己的情况。
1、读书日毕的压力。
最近已经没有提前量了,早上起来要读书,写作业的时间后移了,交作业的时间在晚上十一点左右。而加入早起小队加重了这种压力,这周五的作业还是在地铁上完成的,心慌慌。除了作业的延后提交,最近的作业质量也比较低,自己很不满意,又没有更多的时间投入,这种纠结矛盾也是比较痛苦。
2、工作的压力。
不久前才开始项目管理的工作,新手一枚,但是时间紧任务重,十月底项目要上线,为了降低风险,这个月开始了九九五,虽然工作时间延长了,但是效率却有些下降,从经济学上讲,就是边际收益降低了。常常一天忙忙碌碌,却总觉得什么问题都没有解决。这一点其实源自于岗位的转变,写代码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而项目管理是长期的,短期的无结果让人很受挫。所以我开始给自己分派一些写代码的工作,都是一些边边角角的功能,算不上核心功能,可是我发现我根本没有时间写代码,开始远程轮岗后,每天大量的时间在沟通上,这样带来的影响是那些我分给自己的代码任务要么往后推,要么分派给其他人。这种前后不一致的行为让我非常难受,我甚至想着自己周末在家加班写代码。
3、职业发展与薪资的压力。
我的一些同学薪资已经是自己的两倍多,而我自己现在除了薪资低,更大的问题在于不清楚自己以后到底是做技术,还是做产品经理,还是项目经理。每每想到这里都头大,感慨自己的路走歪了。
再来看看我的时间安排:
时间还是很紧张的,最近总觉得自己在时间上太贫穷了。以前不加班的时候,每天感觉还是挺轻松的,地铁上都在刷手机,最近地铁上是在看经济学的书,为了日毕,不看不行了。
二、结合经济学聊一聊
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我面临的权衡取舍:
1)时间有限,非常宝贵,如何分配是个问题。
2)工作与休息(娱乐、睡眠)时间的权衡。
3)作与读书活动的权衡。工作中沟通管理与写代码之间的权衡。
压力来源于都想要,都想做好,既想玩,又想学,太贪心。
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1)读书学习,短期放弃的是娱乐,长期放弃的是升职加薪、成长突破的机会。
2)短期内读书学习的效益不高,更容易放弃,选择娱乐。因为选择了娱乐,所以享受不到长期读书学习的成长快乐,娱乐的成本太低,而这都是自我蒙蔽的结果。参加读书活动,三个全面就是为了打破这种蒙蔽,让大家感受到成长的魅力,以后再想放松懈怠,成本就很高了。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随着我们不断地学习各个领域的知识,当知识进行融合贯通之后,收获会非常巨大,
知识的迁移也会加快我们的学习速度,这会激励我们不断学习。而在这一刻到来之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多人没有坚持到黎明到来的那一刻。
我加入成长会快满两年了,读书活动也参加五期了,但是直到最近,在持续的压力之下,我才真正体会到成长的魅力,我希望自己能保持这种状态不松懈,持续提升自己的行动力。
三、说说解决办法
1、周末提前读书,每天控制答题时间(1.5 小时,从 6:00 ~ 7:30)
上班之前写完作业,工作能够更加投入,有助于提升工作效率
2、工作上专注于沟通协调和管理事项,不执著于写代码
这样做也是为了专注,进行管理和写代码之间的权衡,提升工作效率,最大化推动项目前进
3、周末多看一些沟通管理、PMP相关的书籍,用理论指导工作中的实践,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积累经验,用这种激励来推动自己去行动,而少一些娱乐、懒惰。
4、关于职业发展、薪资问题,要从更加长期的角度去思考,比如从三十年、四十年的职业生涯去规划,而不是盯着眼前,把路走窄了。
最后,恳请大家也给我提一些建议和方法,谢谢!
我的分享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