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烟火浒山湖畔《源潭揽胜》再版志异传奇民俗美食传统技艺素材库

飞雁渡湖传奇

2025-07-09  本文已影响0人  泗四坊方

作者:徐志杰

大沙河如银链绕着柴庄流淌,若说柴庄是艘破浪的船,桂圩便是那昂起的船头;若说柴庄是支待发的箭,桂圩便是那锐利的箭头。对岸虎壁山腰间,一道天然的“分水岭”如门扉洞开,连通着人车往来的要道。而在这山水咬合之处,藏着一段横跨三代人的宝地传说——飞雁渡湖。

一、财主家的宝地迷局

桂圩曾有个桂姓财主,家有良田千顷,却唯独操心百年后的葬身之所。他从百里外请来一位鹤发童颜的地理先生,奉为上宾。先生背着罗盘踏遍山野,无论晴雨寒暑,每日早出晚归,转眼便是两年光景。

眼瞅着第三年腊梅含苞,先生终于打算开口告知玄机:他在分水岭下寻得一处“飞雁渡湖”之地——那地形如大雁振翅掠过湖面,雁首朝向大沙河,两翼铺开是葱郁的山岗,正应了“金雁落宝地,后世出贵人”的吉兆。

谁知财主家三个儿媳早已耐不住性子,背地里嘀咕:“请个先生供祖宗似的,三年没个准信,怕不是骗吃骗喝的江湖郎中!”言语尖刻,偏被路过的先生听得真切。老先生气节清高,当晚便卷了罗盘,连议定的谢礼都未取,拂袖而去。

二、寒夜中的一碗热汤

先生饿着肚子走了半日,直到暮色漫过大沙河,才敲开一户茅屋的柴门。开门的少妇见他形容憔悴,竟认出是当年在娘家见过的地理先生。她慌忙迎进屋,原来这少妇正是桂家远嫁的女儿彩姑,嫁入对岸穷户,日子清苦,却生得一副热心肠。

彩姑生火煮茶,见先生嘴唇干裂,又偷偷摸出藏在米缸底的鸡蛋,去村口小店换了壶米酒。她宰了家里唯一的母鸡,在烟熏火燎中炖出一锅香气,又把仅有的几个麦饼烤得金黄。席间,先生酒后长叹,将“飞雁渡湖”的来龙去脉说了,末了痛心地拍桌:“本想报桂家款待之恩,谁知竟遭猜忌……”

彩姑听得分明,待先生睡去后,却辗转难眠。她想起自家公婆卧病多年,丈夫每日砍柴换米,若能有块风水宝地安葬长辈,或许能改改这穷命。

三、雪夜中的巧计夺山

三日后,天降大雪。彩姑趁丈夫砍柴未归,烧了一堆湿稻草,浓烟熏得父亲(当地称“家公”)老泪纵横。老人见女儿家四壁透风,锅里煮着野菜粥,心疼得直叹气:“娃啊,你咋过成这样?”

彩姑抹着泪道:“爹疼我一时,可等哥嫂当家,哪还有我这嫁出去的女的活路?”老人咬咬牙:“明日我就把后山砍些柴给你!”彩姑却摇头:“柴砍完就没了,不如爹做主,送我一块近山,也好长久有个倚靠。”

老人心软,次日便带彩姑回了娘家。大哥上山砍柴未归,二哥三哥念及兄妹情分,均无异议。老人挥笔写下地契,刚要交给女儿,忽闻门外脚步急促——大哥扛着柴担冲进门,青筋暴起:“爹!那块‘飞雁渡湖’的山不能送!”

彩姑心中一惊,忙把地契藏进发髻,假意惊慌道:“刚出门就被一阵风卷跑了,正想回去找您重写呢!”大哥搜遍她全身,只闻见满头的烟味,只得跺脚作罢。等他骂骂咧咧追出门,雪地早没了地契踪影——原来彩姑趁他进门时,已将纸契悄悄塞进了灶膛。

四、飞雁渡湖的宿命流转

开春后,彩姑的公婆相继去世,葬在了那块“飞雁渡湖”之地。说来神奇,自那以后,她家竟渐渐兴旺起来:丈夫在分水岭开了间茶棚,往来客商歇脚打尖;几年后,儿子考中秀才,竟真应了“贵人出”的传说。

而桂家财主呢?因错失宝地,三代后家道中落,反倒是远嫁的彩姑,用一灶浓烟、半壶浊酒,换来了大雁南飞般的转机。当地人都说,那“飞雁”本是无主的灵禽,财主家心不诚,反让善良的彩姑得了机缘——就像大沙河的水,绕来绕去,终会流向懂得珍惜它的人。

如今漫步分水岭下,仍可见两翼山岗如雁翅舒展,中间凹陷处芳草萋萋。老人们路过时总会念叨:“宝地自有灵性,不是金银能买,需得真心换啊。”那“飞雁渡湖”的传说,便随着大沙河的涛声,在两岸的炊烟里代代流传。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