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径是最远的路

2019-02-18  本文已影响0人  灰羽Gray

这段时间,翟天临的学霸人设惹毛一众硕博。一个高考成绩疑似348分的艺术生,在没有在任何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的情况下,竟然获得了博士学位,并被录取为北大光华管理学博士后,翟天临的“学霸”之路简直都不是捷径,而是直达电梯。

搞艺术当然不是问题,不说艺术家,很多普通艺人也都值得尊敬。那些在某一个领域有所建树的艺人,就算他们是通常意义上的学渣,也丝毫无法抹杀他们在专业领域的成就。把时间花在研究如何表现人性和情感上,并不比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低。

然而有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现象是,最近几年,演艺圈开始大兴“学霸”之风。真的很为他们捏一把汗,毕竟早在翟天临之前,葛佳慧便已是前车之鉴。

立什么人设不好,非碰瓷“学霸”。要知道,世界上最无法求捷径的,大概就是学习。

小时候,我读苏氏兄弟的成才故事,其中提及苏轼的一句豪言壮语:“立志读尽天下书。”当时觉得,这也不算什么难事吧——毕竟我们有一生的时间,毕竟读书是那么有趣又简单的事情。长大后,所看到的世界越来越大,才发现浩如烟海不足以形容书籍之多、灿若星辰不足以形容知识之美。可惜的是,其中绝大多数,我甚至都不具备阅读它们的基础知识,剩下的绝大多数,我也只是有一点基础知识罢了。

有没有捷径可走呢?看起来是有的。

比如说,翻一翻中文译本便假装读过了外文原著,看几本导读浅释便充当吃透了皇皇巨著,听几堂公开课便仿佛得到大师亲传,更有甚者,看几篇公众号文章、刷半天知乎,便敢于高谈阔论了。以大多数能考上大学的人的智商而言,要最快走出迷宫可能有点难,但要在大多数情境下迅速找到一条捷径,应该没什么难度,尤其是对于我们已经非常熟练的学习而言。

然而,工作之后才深刻地体会到,“一万小时定律”和“十万小时定律”才是真理。想要熟练地掌握一门技能,必须经过一万个小时的刻苦练习;想要成为一个领域的大师,则需要十万小时。而且更重要的是,这必须是有效的时间,那些闲聊的办公室时间,是无法计入其中的。

上学的时候似乎总有捷径可走,是因为那时尚不需要产出,无论考试还是做pre,检验的都是输入的效果。所以导读浅释充当皇皇巨著似乎没问题。然而,当我们需要将知识的输入转化为作品的产出时,导读浅释就不够用了。写作时脑海里词汇的贫乏、概念的模糊不清、观点的举棋不定,以及当想要深入阐释时却不知该往何处去、当想要支撑论点时却发现论据瘦弱而孤立无援,这种种的阻碍,都在嘲笑当年那个偷懒走捷径的学生,并狠狠地鞭挞现在这个越发懒惰而忍不住走捷径的小职员。

这个小职员曾经天真地想去西藏。听说,那里有最纯净的湖水、最洁白的雪山、最淳朴的民风。然而她也同样听说,那里有地球上可能最严重的高原反应。

怎样减轻高原反应呢?

听说,上高原要坐车去,而不是坐飞机。

坐车虽然慢,但是在一步步爬升的过程中,身体可以慢慢适应高原的含氧量,而飞机将人迅速从海拔10米拉到4000米,很像是赶着去医院排队挂号。

上高原如此,登高峰也是如此。盘山公路将路程拉长,才能让车辆以数十公里的时速安全上山,若是直接从山脚到山顶画一条直线修路,恐怕只有缆车能上山了。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然而在人生的起点与终点之间,捷径却常常是最远的路,远到无法到达。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