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学生情绪激动时
今天早读,为了背书,两个男孩子发生了矛盾。不,是冲突——互相捶了对方一拳。
唉,为师我还在旁边,就发生此事。亏得我已柔和到一个地步,否则在过去必定各打五十大板。
学了古文和古诗词,学生人人要在我这里过书。他们都踊跃,急急地背过,在成绩簿上打勾,然后又去背下一篇。
问题来了,学生背书有快有慢,有已经背过《送东阳马生序》的,都排队要背《渔家傲》和《江城子》了。因为《送》篇有不多几人没过了,这样,我说要优先让背《送》的学生来考。于是,队伍要调整一下,最前面的小瑞要退后让给后面的小哲,他俩就互调了一下位置。
结果小哲后面的小马哥不开心了,他的逻辑是:我在小哲后面。所以,当小瑞站在自己前面时,小马哥就怒了,一句质问就横着出去了。小瑞瞬间爆炸:我第一个,让老师调到第二个,我都没有啥,你恼啥?!小马开始情绪肆意,有了不当攻击:你会背吗!这句带着否定和轻视的话,换了一拳捶身,小马也反击一拳。我急忙起身拉开,目测都不太用力。
不过,我没有处理,也不表态,让他们自己冷一下。这样,早读的背书依然“神奇”地继续。
小哲还在吭吭哧哧背着,又有一个要背《送东阳马生序》的学生到前面了。我心说:孩子,你心可真大呀,怎么一点不心疼打架同学那焦灼痛苦又不知如何收场的小心脏呀?
这小哲终于背过了“东阳”,我把小瑞拉到第二个,让他先背了《渔家傲》两则宋词。他背会了,但明显声音低沉不畅,见我打勾后,也没有以往的快乐,只淡淡的回了座位。
我让那位要背《送东阳马生序》的学生背完,该到小马了。这孩子聪明伶俐,记忆力特别好,背书快,平时我也对他有过某篇“免检”的殊遇。结果,小马开腔背书时,磕磕绊绊,无法完成,心情糟透了。他的手搭在讲台桌边,眼神委屈巴巴地看着我,嘴唇微微颤着。我温柔地轻轻抚着他的手背,又拍拍肩,不谈道理,不评对错,因为他都知道的。
“很难受,老师知道你,啊。”
“嗯……”
他用力点头,也用力克制,一会儿,还是流泪了。
我只是继续抚他手背,拍拍肩,给他递纸巾,只是等。一会儿后,他平复了。我轻声问:“咱还背书吧?”他背过了,回座位坐了。
早读结束了,接着是我的课,无视此事,继续上课,等下课时,目测他们二人的情绪都平静了。
这是一场急骤情绪碰撞,是半大小子的“特产”。写此文不是炫自己的处理技术,是反思自己刚参加工作时处理问题“趁热打铁”的幼稚。
学生就是孩子,孩子就会犯错(大人也犯)。犯错是常态,减少因错误方式带来的伤害是目的。
这事发生时,我不生气,我没有想“老师在场你们就动手你们眼里就没有老师”。我想到了他们积极背书、急切过书的动机,我看到了学生对过书时,老师的表扬和鼓励带给他的满足,我的提醒和挑错带给他的快乐。我怎么会生气呢?
我也不急于处理,因为他们平时是友好的。这一刻,他们的友情被插一刀,心里已经很痛了,让他们自己去痛会儿,我不用去撒盐,撒急眼了,还会惹火上身。他们自己冷静两分钟就想明白了为这个事值不值。在小马流眼泪的时候,我说:“你难过,老师知道,这种感觉就是分离感带来的。所以,关系很重要啊。”
课间时,正好在楼道遇到小瑞,我和他简单说了几句,大概是说要尽快和好,谁的内心强大谁主动哈。
记得几年前,一次考试后,公布成绩并发卷子。一个学生从讲台上拿到卷子后,转身回座位的路上就气愤地把卷子揉了。
我也气,但很快就冷静下来:他不是生我的气。
于是,我说:“你揉卷子,是太不满意自己的分数了,是吗?”他垂着的头,点了点。我说:“没考好不满意,这是好的,可以提醒自己要努力了。不过,你用揉卷子的方式处理,这不好……”
那件事,没有扩大到师道尊严,我觉得是保护了学生也保护了自己。
教学工作,老师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人。是人,就会有性格的差异,处理问题就会不同。知道差异是前提,理解差异是关键,接纳差异是境界,处理差异造成的影响是智慧。同时,是人,就会有情绪。喜怒哀惧皆有因,笑容会说话,眼泪会说话。我们要看到这些情绪背后的真实原因。看不到,就会误解;误解,就会生怨;怨气堆积,就会择日爆发……到时,你错愕地说:他(她)怎么了!是不是有点晚?
当学生情绪激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