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散文想法

随手写 | 我们与真相的距离

2019-04-29  本文已影响19人  尘里微光

01

鲁迅先生在《药》一文中,提到围观砍头的群众——

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

我自己,也是这众多伸长的鸭脖颈之一,路见不平即果断围观+评论。然而前几天,当我再一次转发且评论的时候(关于少年跳桥事件),我忽然犹豫了。

一边问自己,你知道多少?

一边,删除了刚刚发的朋友圈。

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写过——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但似乎许多人,总在做着窥一斑而知全豹的事。

比如少年跳桥的事,许多人单凭一个视频以及网上的一些信息,便十分自信地开始分析,应该如何与孩子沟通,沟通不好的下场就是这样。或者谴责,一个人怎能如此轻率地结束生命。或者感慨,现在的年轻人心理承受能力太差。

我呢?我看视频中的母亲在车来车往的大桥上停车,就想说这个人一看就很自私,不考虑他人,所以和孩子沟通想必也是口无遮拦,等等。

现在想来简直蠢得可怕。

摸象盲人至少还实实在在摸到了一条腿或一根鼻子。而我等围观群众,根本就是对着空气指手画脚,煞有介事,唾沫横飞。

在敲击键盘的那一刻,具体在评论着什么已然不重要。重要的是,充分宣泄了自己的情绪,宣扬了自己的观点。如果多几个赞,多几个人大叫“说得好”,就志得意满了。

前有产妇跳楼,后有公交车坠江。昨天商界大佬被姑娘控告,今日医生被警察带上手铐。

这世界就像一锅烧开的水,热点事件像气泡一样不断冒出来。但无论悲剧还是闹剧,粉红色还是天蓝色,在围观群众的眼里,它都是透明的。一个事件的作用,仅仅是烘托了“我”。

借着事件,表达“我”的情绪,“我”的思想,“我”的观点。

而事实?事实根本不重要。事情的边角料,足够填充“我”设想的剧情。

更何况,探寻事实的过程往往缓慢而艰辛,对许多人而言,劳心劳力,得不偿失。哪有快速发泄情绪、煽动观点来得有快感呢?

所以到最后,如鲁迅先生所言——

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

02

当一个人这样“酒醉似的喝彩”,当一个人先入为主地对一件事采取某个立场,激发某种情绪,他将很容易只选取与自己的立场相符合、与自己的情绪相匹配的信息,从而忽略其他。

由此发表的观点可能偏颇,甚至带来恶意。

而如此失之公允的评判,都会是一片灰尘,逐渐把真相埋得更深。

逐渐,让每个人离真相更远。

逐渐,失去找寻真相的习惯。

我这么想着,感觉悲伤又可怕。

我们真的只需要意淫,不需要真相吗?

只需要瞬间的抒发,不需要长久的记忆吗?

只需要关注自己,不需要看一眼别人吗?

柴静曾经说——

记者要表达的是事实而不是情绪。任何情绪都可能成为你采访中的障碍。

我想把这句话用在我们每个人身上——

我们关注的应该是事实而不是情绪。任何情绪都可能成为我们认知过程中的障碍。

因为只有事实和真相,能让我们真正看清一件事,并且真正从中获益——从悲剧里得到训诫,在闹剧中加深思考。

而只有进行了思考,才可能去推动下一个改变,不让一件事白白发生,不让一个个经历了坎坷的人,最终沦落为陌生人嘴里的谈资和发泄情绪的背景。

一百年前,美国记者辛克莱,在屠宰场卧底几个月后写成《屠场》一书,促成国会通过《纯净食品及药物管理法》。

十六年前,《南方都市报》记者陈峰调查“孙志刚事件”,推动国务院通过《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

今天呢?

根据一直从事调查记者研究的学者张志安的报告,2011年,全国调查记者为334名。而到了2017年,在他撰写新的报告时,能联系到的调查记者仅为175名。6年时间,人数几乎腰斩。

深度调查记者的缺失,恐怕也是人们对真相逐渐失去兴趣的一个象征吧?

《镜花缘》里有一个无继国。这个国家里的人,“活在世上的叫作’做梦’”。

如果我们身边的每个人都只做梦。所有的事,都是梦中的嬉笑怒骂。再天大的,也不过“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哄闹一阵过后什么都不留下。

这世界,将何以为继。

我们难道是鱼吗?偶然游经这片海洋,洗个澡就走。

03

但,了解真相,难吗?

难。

还是柴静。她在《看见》一书中,写自己调查雾霾时所感——

我担心过观众对技术性的东西会感到厌倦。但是后来我发现,人们从不厌倦于了解知识——只要这些知识是指向他们心中悬而未决的巨大疑问。

我相信人天生对事实的真相有兴趣。

很早以前,人们信赖宗族的头领。他们一般是族里最有声望、人品最正直的人。他们说的,就是真相。

后来,人们依赖法律,信任程序和证据。在青天大人面前,呈堂证供的就是真相。

再后来,人们不知该相信谁。最信赖的人可能说谎。最严谨的程序也被耍上手段。

我们渐渐地不相信,不信真相能战胜利益。不信还有人对真相执着,可以客观、严谨、不带偏见与情绪地找寻事实,为了捍卫真相不顾一切。

这世界太复杂。总有各种各样的利益的考量,让一个人情愿或不情愿地,掩去真相的一角。

真相无处可寻,只好躲起来做梦。

干脆就忘了吧。

因为,就算真正的全部事实放在眼前,我怕是也不敢完全信任。谁知道,这是不是为我定制的、为了让我安心闭嘴的剧本呢?

呜呼哀哉。

04

然而——我想人能在各种遭遇中活下去,就是靠着心里的一个“然而”吧。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只要还有人,在真正了解事实之前,忍住想要快速站队、进行一番褒贬的冲动。

只要还有人在发问,问事实的真相是什么。

对信息的提供与传播者说,我要事实,不要煽动。我要事实,不要你的评判。

那么也许,更多的人会更清醒,不再只痴醉围观,而是带着冷静与平等心,去考虑一件事带给我们的意义。

腾讯副总裁、曾任《南方周末》记者的陈菊红女士,在离开报社的时候写过一篇文章《离开》。里面写到南周记者们当年热血沸腾的经历——

那些金子一样的日子,闪亮得让人不敢相信。

这样的日子,终究会再次到来的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