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千面第75本:《人生复本》 (上)
阅读时间:2023年6月
阅读方式:微信读书
阅读时长:5个小时
整体评价:一本描述平行世界,又劝人过好现实世界生活的书。
我一向不知道该如何解构小说,特别是悬疑性质。说多了便是破题,剧透。不涉及具体情节,又无法抒发自己的感受。以下部分会涉及到书中的细节,希望自己探索的请止步。
这是一本讲述平行世界的书,但不同于在另一个时空中为所欲为。这本书探讨更多的是选择,回归和寻找自我。在书中的前1/3解开谁是凶手的谜题后,后面的大部分便是寻找回归原来生活的旅途。爱与亲情是回家的灯塔,这一点可能会有点俗,但谁能不承认爱是永恒的主题呢?
如果一切能重来
书中情节: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放弃科研回归家庭的前科学家,他的妻子也放弃了艺术生涯,同他一起过着生儿育女的平凡生活。主人公的前同事在科研道路上小有成就并获得了大奖。他去参加庆功宴,心中升起嫉妒和不甘。
在回家的路上他被人劫持,生死攸关之际,他回顾人生“如果当时自己坚持研究和女友(现在的妻子)分手,是否也会获得荣耀和掌声呢?”带着这种怨念,他被注射了药剂推进了“箱子”。
面对选择的结果,人总有不甘
个人想法:我们都曾有过回到过去的情结。更多的时候是回到青年时期,考上不同的大学,选择不同的专业,和不同的人恋爱结婚,在不一样的岗位上工作。
文中也提到“那正是青春的美好之处。一切都弥漫着一种失重感,还没有做出毁灭性的选择,还没有选定道路前方岔路,纯粹是代表着无限可能性。”
我们希望平行世界里的自己更加勇敢果断,选择另一条道路。也许我们的生活就会大有不同。这也是我们渴望平行世界的原因,希望在另一个空间中有人做出不同的选择,帮助我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人都想要得到自己没得到的东西,认为只要做了不同选择就能得到那些东西。
熟悉而又陌生的世界
书中情节:主人公被箱体传送到了另一个平行世界。在那里有他心心念念的科学成就和专业团队。而正是这帮人的头领主人公2号利用研究成果,带着对幸福家庭的执念与他进行了空间对调。
在2号的世界,1号不停的寻找自我。他去了原本的住所,找到原本的好友,和原本的妻子(现在世界的前女友)坦白自己的遭遇。可这些“原本”都只是皮囊上的,除了外表相同,其他的一切都不同。主人公一度怀疑自己患上精神疾病。唯一能让他坚定自我的锚,是缠绕在无名指上代替结婚戒指的线圈。这证明他曾经爱过,并和爱人有过孩子和幸福的家庭。
包括在之后的回家之旅中,主人公反复穿梭于不同的平行世界中。严酷环境里的,天灾人祸中的,有的世界科技感十足,有的世界破败不堪,有的世界完美无比。主人公甚至想过就这样留下吧,开启不一样的生活。支撑他一直前进的,除了从2号手中夺回被占据的生活,还有想回归爱人怀抱的执着的信念。
在只剩皮囊的世界里,我们如何定义自己?
小说中提出疑问:如果把性格与生活形态等等修饰无用之物通通抽取,那么造就我的核心元素又是什么?我们的居住地,朋友,工作……我们得靠这些事来定义自我。
个人看法:这个哲学命题在很多作品中都出现过“我是谁”。靠肉体证明?细胞的新陈代谢早使我们焕然一新。靠他人证明?谎言的集体捏造,我将如何自处?(又像楚门的世界)。靠记忆证明?如果是我想象出的幻觉呢。
在很多科幻影片中有这样的定义“肉体已死,精神不灭。”将人的意识注入到其他载体上(机器人,克隆人,甚至网络终端),那这样的物品也可以称为“自我本身”吗?
主人公的“自我之锚”是亲情和爱情。我们也可以把它泛化成“亲密关系中的自我认同”。在2号取代1号的过程中,他的妻子发现了一些“还不错”的变化,但同时也存在着不解和不安。这可能是亲密关系中通过磨合产生“自我实现”从而达到“自我认同”的过程。
或者说由于主人公1号是家庭主义者,所以需要家庭的肯定来实现自我价值。那么相对的主人公2号,事业至上者又为什么不能在工作中得到自我实现,而一定要占据他人的“家庭生活”呢?
这可能与作者倡导的作品主旨有关。以我的浅见,大部分打工者都是靠收入得到工作中的自我证明的。很少有人是通过实现梦想,造福世界的事业心来证明自己的。也就是说更多的人工作是为了“挣钱养家”家庭才是他们为之奉献的最终目的,和可以倾诉情感的温暖的港湾。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