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世界强者心路七大主题征文S2

从你到我,怎能没有距离?

2018-09-03  本文已影响67人  感知主义者
从你到我,怎能没有距离?

王建平:《人与人没有鸿沟》

人与其他生命体是有巨大区别的,虽然生命作为感知体在感知运动中担当同样的角色。但是,人不但具有本能感知机能,还具有更为强大的精神感知能力,人的感知主动性远超其他生物,而且,人拥有感知自觉性,人可以主动设置和达成感知目的,人是唯一具有理性的感知体,这和其他生物完全不同,人可以创造出理想的存在形态。

在感知体中,同类感知体之间和不同类感知体之间有着不同的关系,同类感知体之间的关系是特别关系,而人犹其不同,人与人之间是一种更为特殊的感知关系,人必须依赖这种关系才能存在。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中,个人都不可能单独存在,这证明人不是纯粹的生命体而是复杂的感知体。而人感知内容的构成主要是物与人,人才是人最主要的感知内容。

生存理念着重强调物质对于人生命的支持作用,物质被各个生命单位划分为私有,这限定了物质的使用性质,使物质的利用率即为人服务的效率大大降低。这其实是反存在行为,不具有存在的合理性。物质本来就只是人感知内容的一部分,它存在的目的就是服务于人的感知,是感知的过程和材料,不是人的感知目的。

人的感知目的是存在的愉悦,也是愉悦的存在,人与人的相互感知状态是愉悦存在的关键。人与人的相互感知状态显示人的存在质量,是人获得感知值的主要来源,是感知存在愉悦的主要体现和检验标准。人与人的关系是构成愉悦存在的主要因素,这是由于人的感知特性决定的,人是精神感知体,精神感知离开人的活动无法成立,所以,人才是存在的主体,人是感知的主要对象和主要内容。

人与人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存在关系,互为对象的感知关系构成了人的共同性和依赖性。人与人的存在利益是共同互补的,是互相依存的。不在生命理念的解释下,人的存在没有生命之间的矛盾冲突,有的只是相互需要。在感知关系下,他人不再是竞争对手,而是感知资源,物质的存在目的是服从和服务于人的感知需要。事物呈综合性的感知态,物质消耗只是感知过程中的环节,人在利用物质上没有冲突。矛盾只产生于物质的私有化,而感知本质上是共同性的、综合性的和整体性的,决无私有化问题。而且,感知对于事物有增益效应和叠加效应,不再是仅仅是生存意义上的消费概念。

所以,人不再因为物质的拥有权和争夺生存利益发生冲突,也不再因为各自生命目的不同而发生疏离。在感知理念下,感知是检验存在的唯一标准,感知愉悦是硬道理,而愉悦的感知必须由人们共建。分享感知、共享感知和互享感知是人的存在常态,人与人的关系是互为对象、相互存在的整体关系,没有生命壁垒、没有各自所在、没有目的分岐、没有利益对抗……人与人之间哪来隔阂与鸿沟?哪来爱恨情仇?哪来生死搏斗?……

人与人之间本来没有鸿沟,那都是生存理念惹的祸;没有鸿沟相隔的人,才真正有可能成为自由的人和幸福的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