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是乐事,也是学问!
文︱咖啡未冷前
转眼已到2017年下半年了,送走了8月,迎来了9月。
9月请对我好点,2017年一路走来,年纪又涨一岁,不断的在新旧朋友见的交替,送走了高温难耐的炎热暑季,迎来了凉爽的秋季。
“好一个秋”拉响了秋天的,也迎来了开学季。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引子孟浩然《初秋》,今天的夏天格外的热,迎来了梅雨季的大暴雨和洪水,许多地方遭受到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夏天太热,恨不得躲在冰箱和空调房来解解热,也许暑假抵制炎热的三大法宝:冰棒、空调和电风扇。
孩提时代,跟着妈妈在家附近的冷饮店批冰淇淋,每次到冷饮店不管多兴奋,外面有多热,都愿意在有毒又热的太阳底下批冰淇淋,也是早期对冰淇淋的初印象,当时最早的冰淇淋莫过于娃娃冰,绿豆冰和红豆沙冰,成了80后对味道的记忆。
味蕾恐怕是开启记忆的一扇门,始于唇下,记于心中。
夏天最熟悉的不过的是街边的夜宵,也是打开夏天的最好方式,最好的夜宵选择莫过于烧烤、泡菜、小龙虾、麻辣烫、火锅,年年小龙虾也是消费的最高季节,看着一大份红色的小龙虾,不免食欲暴增,泡菜,开胃,也能更好的刺激胃。
湖南的秋季特别的短暂,短短的一个多月便迎来了漫长的秋天,秋天到了冬天也不远了,多雨而寒冷的季节。
下半年到了,期待能对我好点吗?……
炎炎夏日嗦一碗,简直就像蒸桑拿,随着汤粉的温度飙升,额头上留下了大颗的汗水,湖南最多的粉:鱼粉、常德津市牛肉粉等等,最莫齿难忘的便是一碗清汤的鱼粉,伴着鱼肉的香味,秋天嗦粉,也凉快了许多,也是在湖南打开早餐模式的一种方式,走到湖南的大街小巷,经过粉店的老板来句地道的话:“恰圆的还是扁的?”,看个人的偏好来决定自己喜欢的粉。
原公司楼下的邱记鱼粉说到粉,全国各地的粉,也有粉的不同味道,广西的螺蛳粉,南京的鸭血粉丝,都自带本地属性。第一次吃到螺蛳粉,也是被怪怪的酸笋味道吸引,臭臭的感觉,也是难以忘记,如同长沙的臭豆腐一样,越臭越想吃,还特带劲。
有到了怀恋小龙虾的季节了,只能通过味道记忆来怀恋了,对于吃的写作,描写的最为出名的恐怕是蔡澜先生,看过他的博客和微博,都是记录的各地小吃的做法和图片,不免的受到影响,每每看《舌尖上的味道1和2》的纪录片,都是味蕾急剧膨胀的时期,恐怕每个人最执着的追求就在味道上的极致追求,最好对于美食的追求都是来自街边小巷。
泡菜,蔬菜在各自的罐子里,跟着盐水发酵,自带强烈的盐分,看着各色的蔬菜伴着特有的泡菜搭档泡菜酱,已是别具风味,甜中有酸,酸中有辣,辣中有各种味道的参杂,也许每个城市的印记。
蔡澜有一篇文章《吃,也是一门学问》中提到“喜欢吃东西的人,基本上都有一种好奇心”,正是因为对好奇心驱使,更加想投入到其他未涉猎的美食进行品尝,吃,影响着每一天,大到一天的一日三餐,小到晚上冷不丁会点一份的夜宵,美食的品种由国内到国外,各有个的特色。
熟知《红楼梦》的都知道,里面的菜系让人过目不忘,小时候看过一些,都慢慢的淡忘了。虽然《红楼梦》中描述的都是达官贵人的食谱,也有平民最爱的美食,可以很具象也可以很抽象,每次看到美食类的节目,都会驻足下来观看一番,研究美食,也能更加的让人放松,会忘记一切。
按蔡澜先生的话说:“每一种东西都是学问。精了,就是专家,写谈论古今枕头的文章,也是乐事”。
-THE END -
原创文章,转载请标注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