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简友广场想法

这条路

2021-02-13  本文已影响0人  呼吸大自然

        余秋雨先生曾经在他的文章中这样写道:“那天晚上我在月色下的岳麓书院逗留了很长时间,离开时一脸安详,就像那青砖石地、粉墙玄瓦。

        ……

        我终于明白,很多年前那次夜间潜入,让我在无意中碰撞到了中华文化存废之间的又一个十字路口:一条是燥热的死路,一条是冷清的生路。”

        后来,渐渐地,我体会到其中的两处关键:中华文化存废的十字路口;一条冷清的生路。

        自中华文化流淌至今,我们不止一次来到存废的十字路口,凄凄然,恍恍然,惴惴然…… 每一次撞门的盗匪,皆旗帜变换,或横征暴敛,或骄奢淫逸,或外侮入侵。总使书生手足无措,因越发看不清盗匪的面目,而越发地四顾惶恐。

        惶恐后唯一办法,便是避世,或从空间躲避,逃入深山大泽;或从时间躲避,直到改朝换代,新政缓和。

        不幸地是,时间的车轮,加速日益,空间,因工业化而压缩;时间,因资本的积聚,积聚出前所未有的骄横,从气质上丢掉了知足。

        庆幸地是,朦胧的时间,拖曳出结果的轮廓:消失的文明,其文化一定先行消散,且文化的消解从初期就带来肌体的孱弱。

        文化是血液,血在人在。

        当初,选择读余秋雨先生的书,只是喜欢,风格以前不曾见过,也没听说过“文化大散文”。一篇一篇读下来,一本一本看过来,后来发现,余先生这是在“锲钉子”,到今天,更明白这样的“锲钉子”,于民族,太重要。

        这条生路,多年清冷,以后清冷,始终清冷。清冷的被荒草覆盖,时隔许久,才见一两个孤独的身影,步履蹒跚,踉踉跄跄,边走还不忘从包袱中抖摸出一个钉子,用力地拍向地面。晕红的夕阳落在他们的背上,拖出一道深刻的迹痕,他们是屈原,是杜甫,是苏东坡,是林语堂,是……

        这一路而下的钉子,品类不一,款式繁杂,一枚一枚,联接起民族脊梁的模样,民族脊梁因此而强健。

        “锲钉子”消无声息,追随“文化大散文”锣鼓喧天,评论“文化大散文”轰轰烈烈。但似乎我没推敲出一个敲锣打鼓、评论激昂的大家。

        是的,熙熙攘攘的喧嚣终将沉寂;是的,沸沸扬扬的追随终将消散。即使有月光披服在身,带来的也只是精神的安详,论保暖,却依是夜色深沉,清冷如水。

        翻开历史的长河,从大处去细细审视,这条清冷之路,其间,虽有春秋诸子百家绽放,亦有始皇、李斯焚书一炬;虽有汉赋骈文精致华美,亦有董卓暴政火起;虽有唐诗山河壮丽,亦有黄巢战火袭城;虽有宋词细腻缠绵,亦有金元兵革涂炭。每当气象初起,便有骤雨疾至;每当仪态详和,便有刀光剑影。如将这份遭遇形象化,民族比作人,文化当作精神,毫无疑问,这人的精神生活过得已经不能只用大起大落来描述,称得上跌宕起伏,波澜壮阔。问有几人,可以从容选择,选择不了,那就只能注定这条路清冷依旧。

        余秋雨先生这钉子锲得好,好在让我们陡然发现,我们的祖先曾经前赴后继,打下过这一枚枚文化之钉,即使我们曾经选择了忽视;好在余先生的这枚“文脉”之钉实在锃亮,俨然成为了攀登山峰的营地,后来者,看得见,到达者,可歇息;只要到达这片营地,四处张望,丈量步履,终究可迈向下一个营地,并在那里再次打下一枚锃亮的“文钉”;不久之后的后来人,会以新的“文钉”为营地,再次前行,再次锲钉。

        到那时,中华文脉清晰锃亮,想想,都让人激动不已。

                                                      陈楠

                                          2021年2月13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