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说01┃怎样打开讨论问题的正确姿势?
文/博雅大师兄大将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谋士安天下,武将定江山,思考有深度,沟通有诀窍,就看《三国说》!
在东汉某年,是一个宦官当政,耀武扬威的鼎盛时代,然而风水轮流转,没有什么是永恒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直到何太后的哥哥当上了大将军,军权在握,一万零一人之上(因为此处暂时不存在“一人之下”之说),要干一件事就是铲除阉党。
按理说,阉党的行径已经到了让人深痛恶绝的地步了,可是他的妹妹何太后不太同意,除了张让、段硅这样的人整天在何太后面前说好听的之外,还有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何太后认为他兄妹俩能有今日造化,也有赖当时的宦官张让之辈的提携,套用当下一句流行的话来说——做人要学会感恩。
“妹妹不同意,我也无可奈何!”何进抱怨道。
此时袁绍跳了出来,献借刀杀人之计:“可召四方英雄之士入京,除去阉患。到时候哪怕太后不愿意,也由不得她!”
何进听完之后便拍手称妙,正准备具备庆祝,预祝胜利之际。
曹操跳了出来说:“何必召那么多人入京,我们只需要一狱吏即可。”
“一狱吏即可?”何进狐疑道!
“对,一狱吏就够了,我们只需要剪除元凶即可,如果要赶尽杀绝,自然会走漏风声,我料定此事必败!”
何进听完,斜视了曹操一眼,眼中充满不屑,然后俯过身去对坐在一旁的袁绍说:“哦,我差点忘了,孟德(曹操之字)也是阉臣之后,如此献计与我,原来是念及旧情啊!”
说完便哈哈狂笑起来。
曹操听完气不过,便愤而离席,给何进等人留下一个绝决的背影。
果然不出所料,消息走漏到当时的阉臣张让等人的耳朵里,于是便设计骗何进进宫,趁其不备,将其头颅割了下来。
烜赫一时的大将军何进便如此一命呜呼哀哉!
这种情况,即使再给何进一次机会,恐怕他也难逃宿命,怎么来讲?主要在于智商问题。
作为一名权势煊赫的大将军,坐在那么高的位子上,居然看不清楚,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当断不断,给阉党得以喘息机会,也错失了铲除祸患的最好时机。
何进的理由是太后不允,如之奈何?而且她还是我妹妹,做哥哥的自然要疼爱并且顺着妹妹了。看似合理,实则大错特错,这里的何进根本搞不清楚个人家庭问题与国家问题,很明显剪除阉党是国家社稷安危之问题,不是你和妹妹同不同意的问题。
最为可怕的是,当曹操进献忠言时,非但不听,而且还对曹操反唇相讥,把人家的祖宗都搬出来侮辱了一顿。
我们常讲讨论事情要对事不对人,在何进看来,人跟事是一体的,没有边界的,因为你的祖宗和阉党有关系(主要是他们由同一个身份),所以你给我的建议必然是为阉党说好话,因此我不听你的,而且还要挖苦你一把——这就是何进的逻辑。
这样看来,真的再给何进一次机会,他也未必能有作为,智商就是天花板,而他的这块天花板又是当时一些杰出人物的地板。
由此得到:
1、说话做事要能够认清界线和分清界线,不同的位置和处境需要以不同的视角来看待和分析问题;
2、找好自己的角色和定位:我是谁?我应该做什么?我不应该做什么……是我们需要一直思考的问题;
3、讨论问题对事不对人,讨论问题对事不对人,讨论问题对事不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