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尽其力,西河建功——吴起传(二)
古来男人分四种:妻子之将、小团体之将、大集团之将、天下之主。
好管闲事,晚睡早起,任劳任怨的男人只能管理一个家庭,此为妻子之将;有先见之明,洞察事理,做事勤奋,与下属和谐相处,有福同享的男人能管理几个人,此为小团体之将;谦卑谨慎,顾虑周全,体贴下属,公正严明,看清社会规律的男人能够管理千人、万人甚至更多,此为大集团之将;功勋卓著,宽容大度,高屋建瓴,既有做大事的魄力又能力挽狂澜于即倒,并且学识渊博,待人平等,聪明灵秀,胆气过人的男人能够管理天下,此为天下之主。
吴起因为他的于治军能做到公正严明、爱兵如子;于臣能看出社会规律,敢于提出君主的不足,并且能制定出发展国家的有效方法的特点足以成为第三种男人。
在中山战役之后,吴起被升为主将,辅一率兵就把秦国打的落花流水,其所到之处,敌皆披靡。
吴起打仗这么厉害的最大的原因在于他的带兵方法:纪律严明且能做到与士兵平等相处。并且他抓住了一个最大的核心:懂得怎么让人死心塌地的跟随。
做将军时,吴起从来不会摆什么架子。倘若有人在他们行军之时找他,肯定不会轻易的能够找出。因为他从不骑马,穿的衣服和最下等士卒一模一样,为了分担士卒的劳苦亲自拿着粮食,睡觉时也和士卒们一样席地而卧。
某天,有个普通的士兵得了病疽,吴起知道后,不顾太多,直接用嘴吸那溃烂处,帮助那个士兵脱离了危险。每个人都被吴起的这种如此爱护士兵的精神所感动,然而,这事被士兵的母亲知道后,却令人出乎意料的伤心起来。邻居不解,于是她的一番话道出了其中的难言之隐,也从侧面表达出来吴起如此爱兵背后的真正目的。
她说:“在几年之前,吴公他就为我那得了病疽的丈夫这样治过病,我的丈夫很感动,之后为了吴公毫无保留,冲锋陷阵,最后战死沙场。现在,吴公又这样对我的儿子,我怕我的儿子会像他的父亲一样不知会死在何处啊。”
历史没有记载他的儿子的结局,但想必每场战争的最前头的人之中一定有他吧,也许真的在某个他母亲不知道的地方,他不顾一切的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公元前412年到公元前409年,吴起连克五城,帮助魏国夺取了全部西河地区。魏国于是建立西河郡,并让吴起担任郡守。
大人物的成功总有其一致性,不断学习,勇于突破常规进行改革是肯定是他们都有的特点,古今中外都是如此,吴起当然也不例外。
虽然十几年前吴起曾被逐出师门,弃儒学兵,但他始终明白兵法适用于打仗夺地却不能用于治理国家,真正的治理国家的方法在于儒家思想,于是,他重新学习儒术,并拜孔门十哲之一的子夏为师,开始了他在西河郡的治理。
正是得益于他的儒、兵兼备,吴起能把他们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对内修明文德,对外时刻做好战备,二者并重,不使偏废。且在此前提下,吴起以儒家思想为武器,重视教化,用道、义、礼、仁来治理民众和军队。一时之间,天下无两。
现在军事上常常提到的“武卒制”就是在他担任河西郡守时首创,这个制度的适用性到今天也不会过时。
原来,吴起早就看出了动员百姓参加的效率很低下,于是把它改成募兵制,并且实行兵农分离的政策。然后在此基础上强调“精兵战略”,对每一个募集的士兵进行严格的军事考核。吴起明白唯有激励才能唤醒普通人潜力的道理,于是他设定了几个标准和奖项,促使士兵们积极释放潜能参与选拔。
第一:通过考核标准的士兵,可以作为专业士兵而享受免除全家徭役的待遇。
第二:在第一条的标准之上,考核优秀的士兵还能被提拔为中下级军官。
考核标准很高:身穿3层护甲(上身甲、股甲、阱甲)、头带铁盔、腰配剑、肩长矛、操十石弓,携箭五十支,背三天干粮,半天行军百里(约合四十公里),这是第一条标准。倘若仔细推敲,你会发现这种选拔标准和激励措施相结合之下的吴起的谋略之深:这个考核标准就是普通人成为士兵的标准,由此也是魏军的标准,如此一来,吴起用了这种奖赏激励的方法促使更多的人来募兵,且让他们主动的发挥最大的能力而想方设法的被选拔上,最后,魏军士兵的整体标准就是如此,那么整个魏国军队就能慢慢的成为精锐之师。
当然,士兵募集之后还要在内部进行优化。有历史学家研究认为商鞅的一部分思想来自吴起,便是从其中见到的端倪。
对这些士兵的管理上,吴起把他们按照同乡同里编组,互相联保;训练上,让他们一人教十人,十人教百人.....万人教三军;阵型上,让他们练习各种方阵,演练各种命令,前、后、左、右、坐、起、进、止等做到令行禁止;奖惩上,前进者重赏,后退者重罚,对牺牲者的家属重金抚恤;对于主将的选拔也是不任人唯亲,而是选择真正优秀的人才。
对外的战略上,吴起也是考虑全面,他根据不同国家不同的地理条件、政治状况、人民习俗、经济实力、军队素质和军阵阵法等特点,制定不同的军事策略,提出随机应变的战略方阵,并且制作出击强、击众、谷战、水战、围城的具体战法。
在吴起的如此鲜明的改革之下,魏国的士兵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军队,南征北战76次,大胜64次,不胜不负12次,无一败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