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一巴掌扇死那个中英夹杂讲话的朋友!”
最近,有位海外留学生跟阿熊吐槽,自从她出国留学后,有些同学因为她说话总是夹杂英文,而在背地里讽刺她装逼,觉得她“为了装逼故意这么说话”。而自己在面试一家企业时,也由于刻意去避免这样讲话,却让自己发挥失常了,这位同学表示:
那么在面试或者职场上,中英文夹杂说话到底好不好呢?
说实话,现在中英夹杂的说话方式越来越常见,甚至已经变成网上流行的段子:
“这个project的schedule有些问题,尤其是buffer不多。另外,cost也偏高。目前我们没法confirm手上的 resource能完全take得了。anyway我们还是先pilot一下,再follow up最终的output,看能不能run的比较smoothly,更重要的是evaluate所有的cost能不能完全被cover掉……”
或者是被应用到影视作品中,《欢乐颂》中“澳洲海归”舒展在点菜:
“我必须得先声明一下,今天必须我买单,因为是我邀请的小关。
I should always pay the bill,all right?(我应该来买单,好吗?)”
“waiter!上次Chris说最近会有anchovies(凤尾鱼),到了吗?”
“那我们的前菜就要white anchovies(白凤尾鱼)、Roman hours(罗马时光)and crispy ham(脆皮火腿)。你一定要记住,Roman hours一定要fresh(新鲜的),我这个人对食材的要求很严格,食材必须fresh。”
此时此刻,有些童鞋的表情可能就和曲妖精一样,翻了一万个白眼!你的English真的very棒棒呢!
不过讲真,虽然有戏剧加工的成分,但不可否认,由于全球化的加速,各国文化迅速交融,使得从起英文名到说着中英混合语的现象越来越多。
而关于中英夹杂的说话方式到底是在装逼还是在一种说话习惯,长期以来都争论不休......
从实际应用看,语言作为一种重要的交流工具和传播媒介,第一功能是帮助人类交流和传播信息。
人们多种语言混合的讲话方式之所以反感,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倾听者对于你的混合语可能根本就没听懂多少,最后恶性循环导致不想听甚至厌恶。
(李开复曾调侃过中英混合表达)
“
听到信息不是重要的,听懂信息才是最重要的。
”
那么我们说话时决定使用哪种语言,影响因素到底是什么?
知乎上有一个言简意赅的回答:效率优先。就是说无论使用哪种语言来表达,目的都是为了能够最高效地让听者明白而不产生歧义。
一场有效的沟通,不是表达了自己的意思就可以,而是要充分考虑听者的语言水平、认知情况,甚至是感受、环境和情景。
党报对这一现象,也做出了明确的表态:
文中提到:“现实生活中出现了不分场合、不分层次,过度使用外语词的情况,甚至外语词出现在正规出版物和正式文件中。这种现象造成阅读障碍,引起了公众的不满。”
而在广受年轻人欢迎的语言类综艺《奇葩说》中,选手樊野曾在辩论时,说了一句英文俚语来阐述自己的观点“Opinions are like assholes. Everybody has one.(观点如同屁眼,每个人都有)”的确表达很精确,也很能诠释自己的辩论角度,但很可惜现场听懂的人没几个。所以中英夹杂要看自己所在的场合和所对的人群。
因为语言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有效、高效的沟通。
除了严肃的场合,一些轻松的场景也未必能肆无忌惮的说着“混合语”。孟非也曾在节目上表达过他对任何场合都说着“混合语”的人的不解。
分清场合很重要,说白了,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就像你可以和有做HR的朋友探讨人力资源管理经验,也可以和英国同学说英文俚语,但却不可以和完全不懂英文的爷爷奶奶说“hey 今天dinner吃啥呢?”
人们反感中英文夹杂的另外一个原因,不是因为讨厌英文本身,而是讨厌“故意”,讨厌那些“故意”中英文夹杂说话的人。
60多年前,钱钟书先生在其著名小说《围城》中曾对一个老上海滩的洋买办有一段辛辣讽刺地描述:“跟外国人来往惯了,说话有个特征——喜欢中国话里夹无谓的英文字。他并无中文难达的新意,需要借英文来讲;所以他说话里嵌的英文字,还比不得嘴里嵌的金牙,因为金牙不仅妆点,尚可使用,只好比牙缝里嵌的肉屑,表示饭菜吃得好,此外全无用处。”
语言标签的确有提升人优越感和身份地位的作用,就像历史上英国人热衷学习法语,以标榜自己的身份。词汇量、发音,在英国仍被认为是在区分阶层。可见,想通过说“混合语”来赚取优越感,并因此获得精英标签的人古今中外都有之。
对于长期使用英语进行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的中国留学生来说,中英夹杂这种说话方式已经成为习以为常的语言习惯。
很多人都表示,我管不住我的嘴巴,是英语它自己蹦出来的。的确,留过学的人都知道,长期在英文环境下生活和工作,养成英语的思维方式,说话时往往是英语先行的。但久而久之,这中英夹杂说话的群体就成为了大家口中的“故意说英语的逼王”。
说到这里,海归们是不是觉得很无奈,是不是觉得阿熊也不支持中英夹杂的说话方式呢?
其实从语言学角度来看,这种语码转换现象再正常不过了。语言是表达的一种工具。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抛开中文、英文这种区分方式,语言最重要的使命应该是准确的表达人的思维和思想。
在某些特定的场景下,用英语确实比中文表达得更直观有效。
为什么说NBA,不说“美国国家职业篮球联盟”,
为什么说PPT,而不说“演示文稿软件”
(可能说完别人会问你演示文稿是啥),
为什么说HR,而不说“人力资源管理者”等等。
正是因为有些英文特有的概念和意思,如果硬生生用中文翻译出来反而更奇怪,更令人不解。所以这个时候你就可以把“说话中英夹杂”的动机稍微改变一下:为了在用词简单的情况下,尽可能精确的表达,是不是一点都不觉得他们在装逼了!
还有中英夹杂着说有时候可以避免尴尬。比如谈论某些敏感的话题时,可以选择对方能理解的英文来替代,来隐晦的表达意思。
举个栗子,你想要称赞一个妹子身材好但是并不是色情的意味,如果把“大胸”换成“big boobs”,就在视觉上避免了母语的尴尬,这时候英语就像马赛克,起到了很好的缓解作用。
再举个栗子,你在强调观点,加强语气的时候,加入英语(比如b**ch、f**k)更能表达出搜鹅妹子嘤的意思。
总体而言,除了真装逼的那种,中英的交流方式也可以成为是一种语言需要。
“
在职场上,也经常出现中英文夹杂的情况。
”
不少公司,尤其是跨国公司、外企以及公关广告公司,和各种老大沟通交流,飙英文就像家常便饭,尽管他们大部分都是中国人。
这些公司的特点:入职第一天,不管是Lucy还是Lily,必须要有一个英文名字;过去只能用MSN或者全英email,不让用QQ;总之就是你要尽快适应这种中英文混杂的环境。
也有应届毕业生在求职的时候遇到熟练“中英夹杂”说话方式的竞争者,在某些企业面试的时候看来是比普通人“厉害”那么一点,面试的时候也显得“高人一等”。这就有人向阿熊发出了灵魂拷问:“那么怎样可以在自己水平范围之内,像海归一样,自然地中英夹杂表达而又不让人反感呢?”
正确方式1:专有名词就不用硬翻了
一些专有名词,比如GDP、Kindle、iPhone、Photo Shop等词汇,只要对方能够清楚地明白语意,中英文夹杂无伤大雅。
正确方式2:不要绕远了
还有很多词汇用中文很难三言两语说清楚,反倒是英文沟通更高效。比如:Presentation非要用中文解释的话,就是“每个人拎着幻灯片上台先讲一通20分钟的,然后再来一通10分钟的自由问答、5分钟的导师点评,然后下台”。等你解释完,对方已经忘记了你要说什么。又比如外企里面领导外国人居多,传达给你的信息都是英文,那再传达给别人的时候说英文真的方便得多,不需要再斟酌用词再翻译成中文,翻译还容易出错。
正确方式 3:看场合和圈子
中英文夹杂的情况中,外企和留学生属于常发地区。但这更多是环境、习惯导致的。比如部分行业和公司,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英文用法。就像paper、PV、campaign、kpi、deadline等,只要对话双方同属外企员工、留学生或者同行专业人士,都习惯于这种讲话方式,自然不会觉得奇怪。其次要看说话对象,如果你的听者不懂英文,或者不具备和你一样的行业知识,那么最好用比较适当的中文来描述,因为交流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和思想,对方听懂是最重要的。
正确方式 4:减少混杂的频率
不论你的中英文熟练程度如何,一句中文里的英文词汇最好不要超过3个。这有限的名额就留给专有名词、不能翻的词和行业术语吧。至于最简单的speak、send、professor、schedule之类,还是断舍离一下比较明智,最后那种什么tomorrow再见、today天气好好真的不要再说了!
大部分企业都没有对中英文夹杂交流有硬性要求,只有一个原则:不必特意学习中英夹杂的说话方式,要相信在环境影响下自己自然而然地就会习惯了。
总而言之,说话夹英文未必就是装逼,坚持用中文也未必在任何情况下都值得鼓励。交流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相互沟通了解,有效的把信息传递给对方才是最重要的。现实生活中如果真的遇到故意装逼的人其实也很好办,直接跟他讲英文就行了=.=
-END -
今日编辑|阿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