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的逻辑》1、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转型

2018-03-02  本文已影响0人  小涵娟娟

摘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运动,核心概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力图走出知识传播的目标取向,确立培养整体的人的课程目标,创造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人类个体的存在是一个整体性的存在,包含了两层含义:人的完整性和生活的完整性。整体的人发展首先意味着致力于人格的协调发展;整体的人的发展还意味着个体、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_^^_^杜威说: ‘只有当相继出现的经验彼此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存在充分完整的人格。只有建立起各种事物连接在一起的世界,才能形成完整的人格。”新课程首先处理:学生与自我的关系,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然关系,致力于人的自由人性、社会性和自主性的和谐健康发展,从而培养人格统整的人.                            &^_^课程的意义不在于促使我们成为科学学术科目的专家……学校课程的遵旨在于促使我们关切自己与他人、帮助我们在公共领域成为致力于建设民主社会的公民,在私人领域成为对他人负责的个体,运用智力、敏感与勇气,思考与行动。”                              ^_^^_^人回归才是教育改革的真正条件。课程不是激烈的学习材料,不是僵死的教科书,而是活生生的经验和体验。最终实现课程的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严密性。从课程内容的角度确定了课程改革同学生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尊重学生的个性自由发展,从而改变了过去把学生放在课题的位置上而忽略了去主体性的对象化思维。回归生活的课程,是小学生呈现人类群体的生活经验,并把它们纳入到学生生活实践中加以组织,是文化进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履历情境”。                                ^_^^_^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以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 “分析和解决问题”等的能力。

^_^^_^“学校文化”的再生是课程改革的直接诉求和终极目标。学校文化的重建和再生是一个发展新的价值、信念和规范过程;是一个便灌输中心教学类对话中心教学;变专制独裁关系类平等合作关系;便资源垄断关系为资源共享关系的过程。

^_^^_^教育作用的潜在文化注入学生的交友关系、师生的信赖关系、学校与班级的氛围,对学生人格形成的影响,既隐性课程对学生发展的作用。

^_^^_^感悟:

      通过阅读和学习,更深一层次了解到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和转型。在这些年的教学和教育工作中也发现了存在的问题,为了应试教育我们更多的注重了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了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发展,因此出现了很多高分低能学生,而且在我们自身的教育教学中,我们也更注重学生成绩的发展,而忽略对学生情感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包括我们个人的成长。我们更加注重的,是自己所带出的孩子们的成绩,各种比赛的结果以及论文发表结果。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是我们的教学脱离了孩子们的生活和实践,将来更多的孩子走上社会的自我生存能力可能会存在问题。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