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

模仿之后是超越

2017-08-19  本文已影响45人  甲坤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人天生就会模仿。

想有钱,模仿王健林、李嘉诚,先定一个亿的小目标;

想做企业,模仿比尔盖茨学马云,看他们怎样运作。

想写书,模仿曹雪芹莫言,先把他们的书背下来。

小到生活起居、语言行为,大到科学创新,模仿比比皆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恩斯特·卡西尔在《论人——人类文化哲学导论》一书中对模仿的价值有精彩论述。他说:“语言发生于对声音的模仿,艺术则源于对外在事物的模仿。模仿是人性的一个根本本能,一个不可约去的事实。人类因为模仿鱼类而发明了轮船和潜水艇,因为模仿鸟类而发明了飞机和各种飞行器。亚里士多德说:‘从孩提时起,模仿对人而言就是自然的,和较低等的动物相较,他所具有的一个利益在此,他是世界上最善模仿的动物,并且最初是通过模仿而学习。’而且同时模仿也是一种不可穷尽的欢愉之源……”

现在的问题是我想要什么,模仿谁,怎样模仿,最终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做弄清楚上述几个问题前,咱们先看看别人是怎样模仿的。

王羲之,我国的“书圣”,他做到了超过前人,创造出了自己的风格。但是在这之前,他也是在不断的临帖。初中的一篇文言文中写到他小时候去窃父亲的珍藏书帖来临摹。他是经过无数的、每日不间断的模仿,才成今日之大家。还有“颜筋柳骨”之称的颜真卿、柳公权,他们哪一个没有经过“头悬梁锥刺股”式的每日练习,而有今日成就。“

在跟随齐白石学艺的过程中,生性聪慧的许麟庐渐渐得到了老师的真传,“东城齐白石”这个美誉让许麟庐非常得意并多少有些飘飘然,这时候白石老人的一句话点醒了他:“学我者生,似我者亡”。

林徽因,中国建筑史上第一位女建筑家,被誉为中国建筑史上的才女。早年刚从事建筑业时,她从书本上看到西方建筑风格与中国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觉得西方建筑散发着浓浓的宗教气息。于是她毅然出国,学习外国建筑。她起先不断模仿外国建筑风格,画了无数的稿子,终于在不断模仿过程中练就了熟练的笔法和敏锐的洞察力。她还不只是模仿,而是凭借自己聪慧的头脑和创新的思维,大胆地创造了大量新的建筑风格,实现了超越。回国后她的建筑风格得到很多人的赏识,她也从此闻名于世。倘若当初她只是简单地模仿别人,而没有创新,她又怎能实现在建筑史上的超越呢?

“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亦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这是评价梅兰芳大师的话。可是为什么他就可以在那么多大家中崭露头角,模仿得如此栩栩如生?那时因为他在模仿中超越了前人,表现出了自己。

在模仿的基础上实现超越,需要大胆的创新,表达自己的见解。

模仿不能囿于形式,被其束缚,否则,便不可能超越前人。恢弘浩荡的盛境的唐诗中却有一抹悲情色彩——苦吟派。“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先流”,写出了苦吟派的辛酸,他们在“平平仄仄平平仄”中找不到出路,他们在李白、杜甫的五言七律中迷失方向,他们找不到吟诗作对的乐趣,只能蹉跎一生的年华。只因他们被格律、平仄、前人的风采束缚了自身,在模仿中找不到出路,无法超越,留下了哀叹给后人。

怎样模仿?

首先是拥有超越意识的模仿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一直被模仿,从未想超越。这是两个概念两个心态。

为什么模仿的人多而创造的人却很少呢?我以为就是多数人在模仿中缺少一种超越的意识,将模仿当成目的,以为模仿得越逼真越好,只要模仿的逼真了就满足了。正是这种观念束缚了我们的创造。

选择什么样的模仿对象?

要选择那些有模仿价值或有创造价值的典范进行模仿。在可能的条件下要尽可能选择人类最先进、最前沿的思想成果和科技成果或方法进行模仿,因为这样的模仿可以使模仿者迅速站到科学的前沿,迅速站到巨人的肩膀上,获得超越前人的基础,少走弯路。

模仿的范型距离研究的学科越远其创造程度可能越高。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就是这个道理。世界上的很多创造常常是模仿似乎毫不相干的学科或领域实现的。所以在模仿中要尽量突破知识或学科壁垒,到其他领域去寻找灵感是一条从模仿到创造的捷径。

“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不要机械地吸收,而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吸取。吸取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创造。因此,吸取之后,我们要会运用。医学上的叩诊是100多年前奥地利医生奥恩布鲁格发明的,他的父亲是个酒商,只需用手一敲酒桶,就能知道桶内有多少酒,因此,奥恩布鲁格联想到人的胸腔和酒桶相似,用手敲胸腔也能诊断出里面的问题。经过反复实验,发明了叩诊。这位医生就是注重理解并转移了领域,借鉴了“拿来主义”,实现了从模仿到超越的创新。

再有模仿可以使模仿者迅速接近被模仿者的水平,学到被模仿者的思维方式,特别是那些具有划时代的创造成果或作品,其中往往蕴涵着独特的思维方式。我们可以通过模仿,迅速与原创者的生命展开对话与沟通,从而迅速拉近与原创者的心理距离,缩短与原创者的思维差距,学会原创者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的获得必然为模仿者的独立创造提供帮助。

在模仿的过程中要不断对模仿对象进行缺点列举或反思,以便发现被模仿范型缺点和问题,从而找到问题的突破点,走上创造的道路。为什么熟能生巧?因为一旦对某个范型熟悉了就会发现问题或缺点所在,从而提出改进措施。所以在模仿的过程中一定要伴有问题意识,所谓问题意识就是对问题的敏感性。

模仿是占有信息手段,超越占有的信息才是目的,只要超越了给定的信息就进入了创造的境界。

“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针对20世纪30年代“发扬国光”的复古潮流而提出来的。他的拿来是有选择的拿,为我所用的拿,不卑不亢的拿。他说:“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没有拿来的,人不能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成为新文艺”。拿来的目的是学习,为了更好的借助自己的聪明才智以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面对未来的残酷竞争,如果我们一味模仿、不求创新、人云亦云,那就很难求得发展。反之,如果我们能在此基础上加以学习借鉴、不断创新、另辟蹊径,拿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作品,那么,我们就有了独一无二的、人们无法超越的能量。

模仿的目的?

说到底,模仿绝不是简单的抄袭和照搬,模仿只是自主创新的前提,而自主创新才是模仿的目的。

创新并无捷径可寻,创新需要勇气和智慧。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如果20世纪还只是一个模仿和学习的年代,那么,21世纪就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自主创新的时代。企业只有具备了自主创新能力,只有拥有了自主品牌,才能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才能真正超越国际先进水平,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中国才能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加一个故事,实现从菜鸟到精英的转变,也可以模仿。

职场精英都有哪些职场小白不具备的能力呢?

比如说,习惯制定计划,清楚地知道哪件事情先做,哪件事情后做。整天下来都很有条理,不会浪费时间去做无用的事情。

 善于思考,特别说深度思考,认知的升级不说,能领会老板的真正意图,提高做事效率。

自我鼓励,身在职场,肯定会遇到各种麻烦,可能领导的批评,也可能是客户的刁难和拒绝……这个时候没有人会来安慰你,所以你只能自我安慰,重拾信心。

4. 逆向思维,以终为始。等等。

你充分的了解了职场精英的思考方式、行为习惯,遵循他们的成功轨迹,加上你的优势和感悟,你就有可能成为他们,甚至超越他们。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