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成长报告写实主义,那发生在身边的真人真事

新年第一更—我们从读书谈起!

2017-01-17  本文已影响8人  Yarwood生活札记

感觉好久没有更了,原以为里面会没有人,打开后台,看看还静静躺着不少默默的关注用户,实属欣慰,感谢大家的默默支持!

博客上关注了几个搞IT的,看了他们的更新记录,频率令人吃惊,觉得这几个家伙应该是职业写手。微信后台关注了几个程序员的自媒体,比如老道消息什么的,基本上每两三天都会更新内容,大致都是互联网、读书分享等,字数都在一千字往上,而这个字数即使我准备充分的情况下,我也要写上一两个小时。所以我一直纳闷,这些搞IT的真是闲,每天竟然有这么多时间写这么东西,搞IT不应该是那种连吃饭都应该顾不上的一类人嘛。微软亚洲研究院的IT精英员工轻轻松松能在短时间内出本书,我想这应该不是一个偶然性的事件,我就很好奇难道这些IT行业的招聘的时候会特别的要求应聘者须有很高的写作水平吗?

子升在深圳一家不错的IT行业上班,恰巧赶上春运没有买到火车票,这几天跟我一起住,中午吃完饭后,他说我们吃快一点吧,我要赶回去写日志,才开始我也没有在意他要干的事情,以为就是类似于大多数公司一样的一些表面工作。晚上他跟我讲他的一个同事对一个时政分析好透彻啊,然后给我娓娓道来,我也觉得很精彩,我问他要来了那个同事的文章的截屏。看完后觉得确实不错。子升跟我讲,从进公司开始培训的那一天起,公司的HR就要求所有人每天都要写日志,可以是读后感、时政分析、观后感以及自己对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记录,比如一个安徽的员工请假回家看望生病的父母,期间没有时间看时政读书,就在周志中给大家介绍自己的家乡,这些周志日志在发给HR的同时还要抄送给其他同事。上班期间是每天都要写,也就是日志,假期是要求每周写一篇,也就是周志。我沉思了一会,觉得这种方法简直太棒了,至少对于我这种特别想读书的人而言只这样的。

这种模式下,首先HR可以通过员工的写作质量以及内容了解到员工的心里健康状况以及他们在想什么,文章内容也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思想境界,进而在以后人事调动中,HR也做到了心里有数。其次,一个三十多名的员工组织中,每个人写一篇读后感,这就相当于自己多读了二十九篇文章。当然这个前提是,所有人都在认真看书认真写作认真思考。最后,也就是我在最前面说的,经过几个月的高强度培训,所有员工基本上养成了快速写作的能力,写日志周志什么的也就不再是一种负担,反倒成了一种交流学习的良性模式。还有一点补充的就是,在互联时代下,我们见过了太多比我们牛逼的人,马云王氏家族特朗普屠呦呦莫言这些人经常出现在我们的手机里,以至于我们接受了这种现状:也就是他们就应该天天出现在我们的手机里,他们就应该被仰望。子升告诉我,每次自己干完手头上的事情后,觉得无所事事时,去看看跟自己同一批进来处于一个水平上的同事在干什么时,自己的干劲瞬间又被带动起来了。

因为没有得到子升的允许,所以就不配图了,大家将就着看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