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蚊香的时代——八十年代左右

2023-06-24  本文已影响0人  布衣也回眸

七九年冬天,我们家从村子中间的大杂院搬出来,在我们村子的最南端土岗之上,和村子还隔着一条沟,当时那里可是不毛之地,荒凉的很。而父亲确不这样认为,这地方多安静,听不見大杂院里鸡毛蒜皮的咒骂声。还给自己住的地方起了一个诗意的名字——“海南岛”

这新盖的房子,离村子确实远,基本上就在野地里。夏天的蚊虫就特别的多,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那个时候又没有蚊香,只有父母那有一床蚊帐。我和奶奶没有蚊帐,不过奶奶有的是办法。

在我们那新盖的土砖瓦房前的屋檐下。除了经常挂着长长的玉米棒子串以外,还常常挂着长长的草绳子,覆盖了窗户以外的空闲处。

你可能就不知道这草绳子的用处了吧。这是我和奶奶在野地里割的艾蒿编织成的。每到夏天的傍晚,奶奶早早的做好了晚饭,端到外面凉着。这个时候把墙上的干了的艾草绳子取下来剁成几节,有的是半干的。然后在各个房间点燃,关闭门窗,这样就把蚊子都熏死了,我们全家都坐在院子里的石桌上吃饭。

记得有一次,放学归家,发现屋门关着,从窗户和门的缝隙里有缕缕的烟雾向外冒着,我喊了声“奶奶”没有人嗒腔,就推门进了屋内,满屋子浓烟,重重的苦艾气味。伸书不见五指,我摸索着向东里间走,前方好象有一大黑影,正巧我又嗨呀一声被绊倒了,奶奶被我吓一跳,“死妮子,你不预先吭气。”

晚饭后父亲则出去到村子里去闲聊。我和奶奶,妈妈,弟弟,妹妹都上到东厢房的平屋上面乘凉。奶奶和妈妈都手持芭蕉扇。一摇一摇地给我们扇着凉风,又给我们驱蚊子。

这个时候仰望星空,满天星斗。找找牛郎织女星,找一找牛郎担着的两个孩子。我又缠着奶奶讲一遍从小听到大的,牛郎织女的故事。

看着天上的银河系,“天河(银河)南北,小孩儿不跟娘睡,天河调角,双被子盖窝。”奶奶最爱念叨这句话。

在一个有月色夜晚,我和奶奶正睡在房子上面奶奶,你看月亮的周围怎么有一个圆圈圈儿呢?是吗?奶奶说自己看不清楚,那个圆圈儿圆不圆呐?不圆,南还开个口子呢。我奶奶说,有个口子,那就是要刮风,我说什么意思呀?有口就刮风,没口就要下雨了,第二天果然刮起了南风。

奶奶还有许多的乡村谚语:“朝霞阴,晚霞晴,半夜烧霞不到明。”不到天明要下雨。还有“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北风怕上午,南风怕日落。”还有“鸡上架早,来日天好”“头伏里有雨,伏伏有雨”奶奶是一个只认识自己名字的老太太,生活给予她的经验和常识还真是不少呢。

后来我知道这些天象都是来头的,是劳动人民千百年来观察天象总结的,“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没有文化的奶奶却理解的更为朴素,现在没有哪些小孩子能听到这个,用这浅显通俗的言语预测天气了。

纳凉到半夜时分,夜露下来了,我们都回到屋子里睡觉,毕竟在外面睡不能达到深睡眠的程度,卸不了一天的疲乏。

回到屋内,浓烟早已经散尽,藏在那屋中的墙壁的缝隙间,屋子里也不再有蚊子的嗡嗡声。在淡淡的略带苦味的艾草的香气中,我和弟弟妹妹,很快沉沉的睡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