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简友广场读书

书评||写给大人的童话

2022-03-31  本文已影响0人  离月亮还有多远呢

读《夜莺与玫瑰》•王尔德


“你所恋着的地方,就是世界。”

正如王尔德所说,这是一部写给18岁至80岁的大人的童话书,以童真无邪的口吻、秾艳华美的词藻作刀,在人心上凿刻出现实的血痕。和以培养儿童真善美品质的睡前故事不同,王尔德的童话是赤足行走于荆棘上,在真实的痛感中获得人生的训诫。

爱是文学创作中的永恒主题,迥异于王子和公主一见钟情之类的桥段,王尔德笔下的爱更令人惊艳且信服。

《快乐王子》中有一只燕子,“春天早些时候,他沿河追赶一只大黄蛾时,突然被芦苇苗条的腰肢所吸引,停住问道:‘我可以爱你吗?’”。选择是否去爱是我们自己的意愿,但选择是否被爱却是别人的权利,一味强加的爱不值得称赞,那仅仅是束缚。当下火爆的偶像剧里经常上演着主角或勇敢或卑微追求真爱的戏码,因为剧本的作用,那些一厢情愿、死缠烂打往往能被快乐圆满的结局掩盖,成为人人称颂的美好爱情。

可是爱是温柔理性,不应该成为负担。而同样是付出所有,有的爱情是卑微到尘埃里,有的却是无比壮丽。

《夜莺与玫瑰》如是写:“于是夜莺猛地一颤,敞开心壁,全身涌起一阵剧痛。比那更痛的,是她愈来愈烈的鸣唱,她唱那因死亡而完美的爱情,唱那即便在坟墓中也不会死去的爱情。”夜莺感动于大学生对富家小姐的情意,宁可用自己的心头血去染红大学生需要的那一朵玫瑰,即便最后情意是假、玫瑰被丢进水沟。作为一个纯粹而热烈地追求爱情的形象,夜莺痴痴守护的是无关自己的一份感情,和古今写诗著文的人一样,在自己创造的世界里如夸父逐日般奔走,被烈火焚烧殆尽也无所惜。

不再粉饰太平的童话,说不清和现实哪个更残忍。

快乐王子将满身珠宝黄金赠予穷苦人家,他悲悯仁慈,却是死后化作雕像才有的美德,活着的王子在高墙内冷漠而天真地遍身罗绮、从不关心享乐之外的事情。少年王在梦中遇见的织布工一语道出“打仗时,弱者就是奴隶;太平时,穷人就是奴隶”的社会恶象,他同情这些底层人民,却遭到贵族官员们的抵抗甚至剿杀。星孩历经艰难险阻,从傲慢恶毒成长为宽容善良且勇敢的人,他的父母以及子民终于认可了他,故事的结尾却是星孩早年伤害了身体,仅仅在位三年便去世,后来的国王是一位暴君。渔夫用自己对小人鱼的爱作为抵抗诱惑的堡垒,克服了钱财权势美色的重重诱惑,却因对小人鱼没有腿的遗憾而去看了其他姑娘跳舞,一步步沦陷,最后害死了小人鱼。

这些故事的结尾都是悲剧,其中有个别实在悲惨,就会有上帝或其他神迹现世来帮忙解决问题,强行平凑出一个圆满收场。那时的人们在权贵剥削镇压下痛苦不堪,找不到出路时只能寄希望于教会、或者虚无缥缈的上帝。童话因有神灵精怪的参与而生动迷人,这本书里神灵的出现却让那些无力挣扎和绝望更加刻骨。

“不公将人间瓜分殆尽,只有忧愁一视同仁。”这是写给大人的童话,少了很多虚假的美好,尽是些真实的不堪。相信有很多人对儿童童话的幼稚烂漫嗤之以鼻,却在这本书里察觉些悲凉无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