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亲子教育亲子教育

巨婴父母正在摧毁孩子的人生

2019-02-28  本文已影响3人  成长视觉

01

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惜我们许多家长喜欢省略过程,直达结果。

这种心态,就像刚出生不久的婴儿,饿了就要立马得到吃的一样,急不可耐。

我们无法容忍孩子的迟缓与笨拙,却忘了迟缓与笨拙是成长必经的一个过程;

我们无法容忍孩子的天真与调皮,却知道天真和调皮才是孩子本来的天性。

我们把孩子当成大人来要求,却把自己的标准降成了一个孩子。

你看,我们情绪化,没有耐心;

你看,我们自我中心,不能换位思考。

我们在孩子面前,把自己的话不当话,随意撒谎,却要求孩子对我们诚实;

我们不懂倾听孩子,却希望孩子能听进我们的“大道理”。

02

武志红说,大多数成年人,心理水平是婴儿。我们都是大号婴儿。

在巨婴的眼中,所有对自己的“顺从”都是理所当然,而所有与自己相关的“逆行”,都是在耍流氓。

这才导致每当孩子一不符合我们的要求和期待时,很多家长就觉得无法容忍,变得暴跳如雷。

听到过不少许多家长说,孩子就是要打,打一顿他就听话了。让孩子听话,父母就省心了。

这就是巨婴父母的教育心得。

在他们心中,自己才是世界的中心,所有事情的评判标准都是以自己的利益和感受为主。

比如,我最讨厌爱哭的小孩了;

比如,你再这样,我就生气了。

把自己的喜好和意志强加于孩子身上,希望孩子来迎合。

03

在前一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里,最常说的一句话是: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计深远,就是为他长期的发展考虑,而不是只顾及眼前的利益和快乐。

但巨婴父母不会这么想,他们要的是称心如意的当下。

他们心想:

我最不喜欢麻烦了,我只想玩,我只要自己开心,我才不管他以后会怎样,我现在的快乐和省事最重要。

他们不但不懂为孩子计深远,就连为自己计深远的能力也不具备。

04

如果我们只顾自己眼前的省事与快乐,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就会千方百计寻找捷径,能省事则省事。

比如,那些主张打骂和控制孩子的家长。表面上看起来很负责任,骨子里却是图省事。

因为打骂威胁是让孩子按照自己意愿来行动的最好捷径。

孩子害怕父母不喜欢自己,不想吃眼前亏,就会暂时服从甚至屈从以讨好我们,求得我们的认可。

但过后孩子的行为并没有什么改变,甚至还会对我们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对于这个,巨婴父母们可一时顾不上,等问题出现了却开始怪罪孩子。

05

控制,同样是巨婴父母让自己省事的一种方式。

他们最不能忍受的事情就是失控。偏偏孩子的天性就是时不时会让大人感觉到失控。于是,他们恨不得控孩子紧紧拴住,成为自己可以把控的牵线木偶。

前几天在公园里,见到一位老太太带着五六岁左右的男孩玩。

一路上不停地对孩子叮嘱:要好好走路,别乱跑,不然摔倒了,那就完蛋了。无论孩子做什么,她都小心翼翼,亦步亦趋地跟在他身后保护。

一个六岁的孩子,连走路都不会了吗?

这种情景让我想到从前公司里的一位同事,不敢孩子让乱跑,不让他玩沙子,玩水,更不让他到处乱摸。她说:因为孩子会摔倒,因为到处有细菌,因为孩子会生病。

每次见她一惊一乍的夸张模样,我都心忧她的儿子。

你跟她说不用这样保护孩子,她就会跟你说:那怎么行,他生病了出事了,累的还不是我?

这哪里是在爱孩子,分明是在满足自己的感受,在为自己省麻烦。

因为孩子摔倒了、受伤了,她会心痛,为了避免这种不舒服的感受,就剥夺了孩子跳跃、奔跑的权利;

因为孩子生病了,麻烦的是她,为了不给自己添麻烦,就剥夺了孩子接触各种东西的权利。

于是,孩子会觉得:摔倒很可怕,细菌很可怕,生病很可怕,这个世界简直就是太危险了。

再大一些,他们就会前怕狼后怕虎,因此失去了各种各样的体验和机会,甚至完全迷失了自己。

我们的孩子就是这样被巨婴父母养废的。

一位同事的朋友圈里有句话:

爱孩子就应该尊重他独特的个性和成长规律,让他按照他原本的方式去成长。

摘下来与大家共勉。

教育孩子,我们要先把自己活成大人的模样,然后让孩子做回孩子本身。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