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的背后——《社群营销》读后感
上周末和酸石榴团队交流了微信营销的试验心得,约定了边做边学的具体实践方法。“10天读一本书”是其中之一,既能强化自己的理论基础,又是未来线上互动的潜在策略之一。在此先交上自己的读后感作业,做个范例。
-------------------------------------------------
“粉丝营销”是一个神秘的领域。怎么把人组织起来,产生神奇的化学反应,大部分传统企业营销部门完全没有概念。我们看到的是买一堆僵尸粉,用奖品吸引一些薅羊毛用户,发些不痛不痒的公关稿,转些没营养的心灵鸡汤,维持这个账号还活着的迹象,但也仅此而已,这个渠道的宣传价值约等于零。那么成功的营销要怎么做?《社群营销》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有总结,也有干货案例,读完有种拨云见雾的感觉。
简单地说,先把群建起来。微信号微博号就只是个门面而已,粉丝群才是沉在水面下的冰山。
★ 精神领袖:人格魅力体是必须元素。在群中扮演“精神领袖”的角色,不用事事亲为,在主题领域要有绝对的权威性,高高在上。没有精神领袖的群,是没有魂魄的植物人,不可能主动掀起营销事件。
★ 内容输出:持续不断的输出,才能维持一个群的活力。核心人物要输出,文章、语音、视频、答疑。群成员要输出,一起写书、一起做微信、一起做产品……
★ 组织结构:内松外严,民主与独裁的两种结构。管理群宜民主,限制人数,自由讨论激发创意。粉丝群宜独裁,人数多多益善,由核心成员管理,自上而下严格建立规范,在活跃度和诱发刷屏两者间寻求平衡点。在普通粉丝中发展有潜力的对象,成为核心成员,肩负管理职责,进入管理群。鼓励核心成员开花散枝,探索新的邻近领域,用群的力量进行支持,同时也扩大了群的势力范围。
★ 文化塑造:统一调性,营造亚文化。早起问早签到、新人曝照接受调侃、入群前强制阅读文章等,类似兄弟会的入会投名状,创造“自己人”的感觉。在亚文化氛围中,内心驱动力极强,做事不知疲倦。
★ 多轮攻势:成功的营销传播,往往是一波又一波的连环计。精密的计划与组织,多角度、打时差、交叉火力,营销周期内的集中引爆,在不少案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举个例子,出版社新书推广,发动读书笔记PPT营销,诱导微博用户上传自制的读书笔记PPT,仅传播范畴就包括了5轮攻势。
1、作品完成后拼长图加相应话题、编号、@相关出版社后发微博,相应的出版社官微会紧跟转发,第一次传播。
2、隔一定时间后@读书笔记PPT 附百度云PPT源文件下载链接转发,第二次传播。
3、隔一段时间后 @秋叶 点评转发,第三次传播。
4、再隔一段时间后对于优秀的读书笔记PPT @秦阳 会用自己的公众号推送,并结合账号特色布置作业发微博,形成第四次传播。
5、该读书笔记PPT会在该书的夹页、当当网、豆瓣、百度文库等平台上附原图、源文件或二维码下载,形成第五轮传播。
值得一提的是,《社群营销》这书,本身也包含了许多二次营销伏笔。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找找看。
总之,整本书读完,对怎么经营粉丝群,做互联网传播,乃至研发产品,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啊。
P.S. 有没觉得,其实我党的创业初期,也是这么走过来的。^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