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

2019-12-07  本文已影响0人  有点懿思

为什么幸福的家庭都相似,为什么不幸福的家庭却各有各的问题?

在读《亲密关系》一书之前,其实我也充满了疑惑,觉得这有一些夸张吧。可是当我读了这本书以后,觉得这是这几年来对我影响很大的一本关于家庭关系方面的书籍,借由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更深层面的问题,更多是“我”的问题。

《亲密关系》的作者是克里斯多福·孟,一位加拿大籍的资深生命教练、演说家。在书中他提到了亲密关系达成经历的四个阶段,月晕现象,幻灭,内省和启示。

月晕现象

代表不实的光彩,使人分心而看不到真正的光源,就像恋爱最开始的阶段,互相吸引,认为那个他(她)一切都是完美的。

但是世界上又有什么事物是完美的呢?慢慢的通过深入的接触和了解,互相之间的缺点也都逐渐浮现出来,这让我们进入了下一个阶段。

幻灭

当光环退去,现实浮现时,幻灭开启。

为什么出现幻灭?

我们知道一旦确定情侣之间的关系,我们会因为对对方的完美想象而充满了期望和要求。比如希望伴侣有读心术,能够知道你的每一个想法,又或是伴侣能够像一个救世主,在你需要他的那一秒,他就能立马出现。

可是,会读心术的可能只有上帝,能立马出现帮你解决问题的可能是超人。很多问题都因为,我们有太高的期望,把自己的另一半当成了神,而他们却只是普通的人。

内省

能走到内省阶段的,我个人觉得是愿意为亲密关系多付出的一群人。他们会分析发生了的不愉快的事情,他们想寻求解决方案。

作者在书中提出了很有意思的几个观点。

1.要想增进亲密关系,其实你一个人努力就可以。

看到这个观点我还是有些惊讶的,既然说到关系就起码是两个人的事,为什么却说只要一个人努力就可以?

原因在于,如果承认提升亲密关系需要两个人,那么无论一个人再努力,最好的结果也只有50%。而这50%并无法帮助我们达到改善关系的结果,这个想法会让我们进入困境。

更关键的是这种事事需要公平的想法,那注定结果不会好,因为你对另一个人有期待,有要求。这就会让付出多的一方,没有安全感,然后抱怨,如果没收到恋人更多的关注,就会不停的抱怨;相反付出少的一方会对抗、会逃避,最后就变成一种追-逃模式,一方追得有多紧,另一方就有多想逃避。

所以,如果决定要改善关系,那就是你的选择,是你自己的事,100%由你决定。并且请相信,关系其实就是一种博弈,你进我退,你退我进,如果你有改变,你的伴侣也会感觉到,并且进行他的调整。

2.为什么同样的事,你和伴侣吵起来了,别的伴侣却没吵起来?

我们在进入一段关系时,都带着自己的过去。表面上看好像是因为伴侣的行为,才导致了我生气的结果,但是换个角度去想,为什么别人不会因此生气?

在因琐事吵架,或者芝麻小事吵架时,或许我们更应该去挖掘一下深层的诱因,有可能是缺乏安全感,有可能是不自信。而这些深层次的原因可能都是来自于原生家庭。

《正面管教》一书中提到,孩子在面对挫折、责难时,你会发现他们一会就跟没事人似的,但这并不是他们解决了当下的问题,恰恰相反,他们启动了与生俱来的自我保护机制,因为他们太小还不知道怎么处理,就把问题打压进了潜意识,最后成为了我们现在在关系中所面临的问题。

所以,在对一件事有争议事,解决的办法绝不是争谁对谁错,也不是互相的委屈求全,而是深入的去挖掘其中的真正原因,然后解决掉。

3.其实安全感、自信你都有。

因为原生家庭的影响,或许在当时我们缺乏力量去解决,所以我们把这种无助的感觉封存进了潜意识。现在只要是触碰有关当时的伤疤,我们就会愤怒、伤心、不知所措,但事实事并没有坏到那种程度,别让小时候的阴影困住自己。我们现在已经是成年人,我们很强大,我们现在完全有能力解决儿时的问题。

伴侣其实是自己的一面镜子,为什么发怒?可能是我们在恐惧,在逃避那种无助的感觉,但是直面痛苦,去感受痛苦,其实也是一种经历和成长。

最深层的问题在我们的身上,向内找原因,首先自己要爱自己。

4. 面对伴侣间的危机,不是一个困境,而是一个契机,一个启示。

有时候事情换个角度去看,并没有那么糟。伴侣之间闹矛盾也一样。这个危机或许正是你打开心结,认识自己,帮助自己成长的好机会。遇到一个解决一个,伴侣一起成长。

以下附上本书中内省时的几个问题:

1)我想要什么?2)有没有什么误会要先澄清的?3)我所表达的情绪,有哪些是绝对真实的?4)我或我伴侣的情绪,是不是似曾相识?5)这种情绪是怎么来的?6)我该怎么回应这种情绪?7)情绪背后有哪些感觉?8)我能不能用爱来回应这种感觉?

启示

顺利的经过了内省阶段,感觉身上充满了能量。

这时的我们知道矛盾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我们该用什么方法去能解决。以及我们跟伴侣是不是合适。

跟自己内心深处的对话,让我们认识真正的自己,爱自己,爱别人。

这看起来才是一段不错的人生。

种下想法,就得到行动;种下行动,就得到习惯;种下习惯,就得到人格;种下人格,就得到命运。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