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日记:大公司内卷不可避免吗?

2020-11-18  本文已影响0人  马行万里008

给厂家的支付,还没有搞定。

小细节特别多,扣款的说明不规范,打回去又让厂家重新盖章了。

每一步都有很多自己没有遇到过得坑,我还算是经验丰富,

知道报销、支付的道路很坎坷,所以一开始就做好心理预期。

很多同事都不愿管合同,不愿意搞支付,太复杂了,还不出活。

你想,跟领导汇报工作,本周主要完成了某项目的财务报销。

就这,一周就搞了这个?好意思说嘛?

所以,一点成就感都没有。

今天财务提报明年的预算, 让我也是头大。

给了一张表,项目是什么、必须性、经济价值、2019年、2020年的核算支付口径、资金支付口径……几十项吧,这是要把每个人都搞成专业人士。

到年底了,各种统计表,除了财务,还有合同口,采购口,培训口的,都要求的越来越专业、越来越复杂,给你的模板,为方便他们的各种统计汇,搞得都特别复杂,还有表套表,一年一个样,一年一个新思路。

好点的,还组织个培训,说明一下填报事项。

有些只能跑他们部门围着问了……

所谓内卷,不是囚徒困境,也不是恶性竞争,他的真实含义是把事情复杂化。

比如公司的离职流程,要审批二三十项,办公室要批一下你的办公用品归还吗?IT部要查下,你OA账号权限,物资要查下,有没有工器具没还,图书馆查下,你有没有借书未完……

公司提倡标准化、精细化,但不是复杂化。

红楼梦里有一道菜,叫茄鲞(qíe xiǎng),咋做的:

才下来的茄子把皮签了,净肉,切成碎丁,用鸡油炸,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丁子,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瓜拌……

最后还有茄子味吗?

为什么搞这么复杂?

满清大贵族对生活品质的讲究,越复杂越显得高级、高雅、高贵、高不可攀。

换句话说:

你搞不来,我能搞,说明我生活档次比你高。

要不然,你说我们这亿万富翁,和千万富翁怎么区分?

大公司也一样,流程就要复杂,才能彰显我们大,我们的部门多,部门多了规章制度就多。

一个流程,计划批完,采购批,采购批完合同批,合同批完审计批,下面办公室批,财务批、组织部批……

一个部门没有流转到最后出问题,都有可能追责到你头上。

大公司通病,尤其是国企,审计审查比较严格。所以,大家为了规避小损失,往往付出很高的代价。

投入产出不成比例。

有没有办法解决呢?

之前,我一领导的思路,很值得推广。

管理要逐渐地向下授权,

不要把自己放到流程中当节点,而是抽出身来,监管风险。

就是把对每笔业务的审批,变成众多业务的抽查,发现不规范的情况就进行考核。

利用信任不断授权,利用考核来逐渐规范。

逐渐培养大家的自觉性。

说到自觉性,估计很多人不屑。

太难了,靠自律不如他律。

美国的大学,监考都很松,但很少有人作弊,为什么?

因为美国司法是采用无罪推定,相信大家,但同时处罚也是最重的。

一次作弊,直接开除。

上个月,市里申请国家文明城市,给单位下了交通文明的考核通知。

集团、分公司、到部门,层层加重之后,违规一次,发三个月绩效奖金,连带好几层领导,

差不多就没法混了。

重罚之下,现在几乎很少有违章的了,偶尔有那么一两个,也是因为考核要求的宣贯没到位。

公司有几百项制度,其中不乏垃圾制度,

咋个垃圾,就是没有设置检查周期和考核指标。

只是要求别人遵守这,遵守那,不遵守怎么样,没写?

所以,很多制度,都在上面悬着,落不了地。

没检查和考核,也就没人关心了。

别说员工,大部分领导也不清楚,公司的财务、合同、采购、立项等相关制度。

所以,会不断的产生更多的垃圾制度,让事情越来越负责,恶性循环,更加内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