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规划师告诉你,转型运营的三种策略!

2017-07-25  本文已影响440人  学游泳的鱼I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互联网运营这个岗位慢慢浮出水面,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原来模糊的工作内容也渐渐变得清晰,不仅如此,优秀运营人员的稀缺让他们身价倍增,加之各路大佬都在说,未来是营销时代,运营岗位变得尤其吃香。

       于是我们能看见,很多人都希望成为运营一份子,很多公司也都开启了运营岗,然而真正的优秀运营人员和有发展的运营岗位其实并不多,这也再次说明市场的稀缺和可教育空间。

        那么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好的运营人员,如何才能在运营这个领域有更好的职业发展呢?我将给大家介绍三种转型策略,以及这三种人的能力模型。

        在正式讲解之前,我先给大家普及一个生涯规划的知识点,在生涯圈聊能力,我们一般不单指你能做什么,而是更多的是说,一个人的能力是有分类的,我们叫“能力三核”,第一核是知识-你知道的东西。第二核是能力-你具备的技能,可以达成工作结果的能力。第三核是才干-一个人具体的气质和品格,这三个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你,所以如果一个人问你有什么能力,你可以从这三方面说。

         介绍完能力模型,我们开始说运营转型策略。

         先从最简单的说起,其实现在有一类人进入运营岗位是最合适的,我们俗称“职场小白”,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运营是一个实践大于知识的岗位,每个公司的运营工作都不一定相同,因此很多模块都必须有亲身经历。内容运营,活动运营,数据运营等等,做好任何一个模块,可能都不是1天2天的事情,这就需要你有时间去积累。而小白,毕业不久,正好可以从基础做起,一个模块一个模块的累积,慢慢往上跳。这个阶段的能力结构应该如下图,有一定的知识和能力,但未必是本领域的,这个阶段招聘可能比较看重的是你的基础素质,比如通用能力,工作态度,能力潜力等等,如果这些都不错,拿到一个运营基础岗位,其实不会特别难。

具体的能力分析图如下:

         第二种相对复杂,也可以说是三种运营转型里最难的,他们可能毕业五年以上,已经选定过领域,甚至已经做到了中层的位置,出于种种原因,现在需要往互联网运营转型,当然大多数人是想从传统企业,或者夕阳企业转型过来。如果从基础做起,明显时间撑不住,30左右是职业发展的加速期,如果不能新的领域有一定的位置,后面的发展就会出现瓶颈。而且他们也没法和市场上刚毕业的年轻人去争岗位,不是抹不下脸,而是阶段不一样,比拼的东西也不一样,一般基础岗位都是拼态度和时间的,他们很多人已经进入第二层级,是能力和才干的比拼。

        所以这类人的竞争策略实际上是经验类比,或者说叫能力迁移,因为你会发现,运营人的发展是,先做各个模块,锻炼基础能力。然后开始尝试做一个产品的运营,一个项目的运营或者一个业务线的运营。在这个阶段需要用到的能力就不仅仅是基础的文案,活动执行那么简单,更多的是系统化思维,知道怎么定产品的运营策略,知道怎么分解任务推进执行,怎么协调资源和他人协作,而这些能力,可能在之前的工作里就已经在大量运用了,所以比如我简单做了一个运营岗位的分析,以我自己为原型,你会发现,实际上,很多岗位进行拆解之后,有很多能力是共通的,你可能只需要补充一些专业知识,然后把运营思维和自己原有的经验整合,甚至可以用互联网运营思维来做自己企业的转型。

        第三种不知道你能不能猜到,是哪类人。这类人,你可以理解为空降兵,也许根本不用补充什么,规则是他们创造的。举个简单的例子,《逻辑思维》,罗胖2008年从体制里出来,12年成立逻辑思维,半年内,由一款互联网自媒体视频产品,逐渐延伸成长为全新的互联网社群品牌。罗振宇认为互联网必然给对媒体业带来根本性的冲击。传统大众传播将越来越难以奏效。未来的传媒将不再以信息为核心,而代之以人格。与大众传播下的规模经济模式不同,未来社群组织的生存将遵循范围经济的逻辑。你看,他为什么有这些见解,并且做成这些事,是因为2008年以前,他是《决战商场》、《中国经营者》、《领航客》等电视节目主持人;第一财经频道总策划。他在电视领域是有很高成就的,因为本身在媒体圈,又了解商业趋势,顺应时代创造新的玩法对他来说并不是难事。其实这样的人,发展空间是非常大的,就像我们爬山, 从底往山上爬,路各有不同,很辛苦也很累,然而当你爬到过一个山的顶峰,你就可以站在山上看旁边的山长什么样,有哪些路能上来,甚至比你爬第一座山还简单。因为你知道,虽然路各有不同,但是登山的方法,行走的策略是类似的,并且因为你在第一座山该遇到的坑和危险都经历过了,后面的山走的会更顺。

       我们大概看下他们的能力模型,实际上你会发现,他们能写在模型上的几乎都是比较强的,虽然能力性格上各有短板,但是这些都可以通过团队其他成员的长板进行补充,所以对他们来说,只要把自己的才干优势,资源发挥到极致即可。

       写到这,运营转型的三种策略已经说完了,不知道你有没有清晰的了解,每个阶段比拼的重点是什么。你又该选择哪一种转型策略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