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业的一些经历和创业公司的一点想法
最近跟朋友在讨论职业生涯的选择。
毕业应该在大公司还是小公司,这一个老到无解的话题。当然我这里说的大公司可能更多的泛指互联网、科技公司。
大公司好在制度和福利都非常完善,能够给你带来的显性的、隐形的资源都非常多,能带来较好的背书,我觉得长远来看是非常有意义的。从阿里、腾讯出来的人大概率在能力上是比小公司出来的要好得多,在未来的人际交往中也更能走得通。
小公司能够让你做更多事情,但各种制度都不完善,做事需要自己慢慢摸索。要达到相同的水平,在小公司要付出的努力更多,受制于资源约束和人的约束。没钱没资源,做成的事大部分会更差一点。其实小公司对人的要求更高,要做得好比在大公司更难,对自己的能力锻炼更多。但大部分人在小公司往往迷失了自己,所以导致小公司给人感觉能力更差一点。
我一直觉得毕业生第一份工作非常重要,要慎重选择。最好第一份工作能去一个大公司,各项制度更加完善,也是一个更能让自己快速成长的土壤。对于年轻人来说,自我成长是该阶段最重要的事。
那在小公司的这些人怎么办呢?逆势生长吧!
说一个最近公司里的同事吧,经过了半年多终于获得了名义上的负责人了。
一开始进入公司的时候,跟老板无论是在薪资上还是在观念上,都谈得比较妥当。(一直觉得自己在推销自己的时候做得很不好,实际上能做到8分,可能最多说出了6分。当我得知自己的薪资跟他们的差距很大的时候,我有点抗拒给我那么多工作。大概也就坚持了几个月高强度的工作之后就放弃了拼命干活。觉得对我来说,总有很多隐形的工作,非常繁琐,吃力不讨好。我感觉每份工作我都比较随意就去了,现在才知道福利薪资、前景多么重要。还是要认真做每个选择,工作占据着每天1/3以上的时间。当你觉得工作很难受,就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
工作算是非常努力了,在专业上认知上能比老板高一点。(我个人觉得专业水平,对于一个leader来说还是挺重要的。其实大家也都是希望能够学到东西,如果有一个人能给你一些指点的话,进步非常快。那会对这个人比较尊重,也愿意听从他的安排。)
也是一个很拎得清事情的轻重缓急的人,能明白老板到底想什么。他会选择做的事情也是公司比较关心的事情。(我觉得这一点确实很不容易啊,站在老板的角度去思考,能够深得老板喜欢啊。这真是职场生活的一个准则。不太重要的事情会给别人做,但我无论什么事情都会自己做。这样就很有限了,还会把自己陷入到各种乱七八糟的事情中)
他挺有执行力的,每做一件事情总是会比较轰轰烈烈,情商不错,能够调动很多资源来做事并且让老板知道自己这么做。
就不详细讲他的故事了,其实总结起来看,相对应的回报带来相对应的价值。但在小公司,可能价值和回报的反馈如果没有在一开始谈清楚,之后的反馈周期会比较漫长,而且很艰难。
关于创业公司的一点想法
创业公司对员工往往是以愿景来说服人。那创始人本身的特质就很关键了,是否这个创始人能够让员工信服他,并且跟他一起奋斗。
创始人的专业性是第一位,老板本身对要做的这件事情没有思考和研究,很难让底下的人信服,也没有什么领导力可言。老板也不知道这个公司这么走是否能活下去,这真的是一件还挺可怕的事情啊。所以,老板在专业经验上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就会带一股浮躁之气。老板看大家的工作变成了一种就看你说的是什么,而不是真正做出来的东西是什。
愿景(画饼)如果没有实质性的激励,永远都只是在画饼,怎么能够让那么多人信服老板的决策。反而每一次的画饼都会让人产生逆反心理,现在的年轻人,追求自由,本身职业流动性也比较大。
除此之外,初创公司虽然小,基本的制度还是应该要有的,并且能够保持一致。一直吹嘘的”硅谷文化“的公司,可能并不太适合大多数中国的初创公司。中美不同的创业土壤、不同的文化土壤以及人性的差异,完全不能直接照搬所谓的”硅谷文化“。弹性上下班,那为什么又要要求出勤呢?没有对出勤的考核和制度,又为什么要追求责任呢?
去创业公司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看创始人是否足够专业、人品如何。
以上是个人经历。